近年来,在检验认证市场和国家政策的驱动下,一些上市企业的自主实验室和高校实验室已成为入侵第三方检测市场的主力。有人说,企业自主实验室和高校实验室进入第三方检测市场不具备优势,也“不够专业”;也有说,高校实验室进入第三方检测市场是“不务正业”。
对于这股入侵第三方检测市场的新生力量,到底会给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带来哪些影响?作为政府监管部门,如何看待这些入侵者?在监管上持怎样的态度?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主任乔东,他就上述问题阐述了他的观点。
问:您曾在采访中表示,认监委不监管企业的实验室,但随着检测市场的开放,企业自有实验室和高校实验室进入第三方检测市场,这块的监管是否意味着空白?认监委今后将如何看待这一市场变化?
乔东:根据我们近几年统计结果:2013年底,获得检验检测资格认定的机构共有25000余家,2014年底28000余家,2015年底*新统计数据是31000余家。这个数字的增长,不是政府管理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的增长,而是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数量的增长。
过去我们说不监管企业的实验室,指的是纯生产企业实验室。随着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数量的逐年增加,从政策上我们也开了个口,就是由企业独立出资,独立注册的检验检测机构我们是许可的。但需要独立注册方与出资企业之间的关系完全分开,因为这里有个问题,如果不把这些利益关系,特别是技术保密部分分开,企业检验别人的产品就等于把别人的技术秘密转化成自己的。从这方面看,要对它的公正性要求非常严格。
其实,一些上市企业实验室的检验检测水平还是很强的。比如海尔,我曾经到他们企业看过,他的检测能力和检测设备都很强。如果以海尔的条件,独立出资成立检验检测机构,我们是许可的。这样的企业可以用它对本行业的了解和自身的技术能力,填补第三方检测市场空白,我们是欢迎的。另外,国务院近两年也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是要对他们开放。因此,从国家政策和利用资源两个层面来看,都是有好处的。
问:第三方检测市场风云变幻,作为国家监督管理机构,会通过怎样的手段及时感受到市场变化,能够做到及时、有效,有针对性的监管?
乔东:从2014年开始,认监委和国家统计局针对检验检测服务行业专门建立了一套国家统计制度,要求全国检验检测行业每年都要进行统计,通过统计来分析行业特点及行业发展,为监管提供依据。比如一些发展较快的行业,可以通过分析了解到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以及未来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此外,还有针对机构申诉和投诉的统计,投诉到认监委、同时投诉到省市自治区的,都要及时把信息**时间进行统计、处理、回复及分析。
我们每年都有监管重点,通过前期分析和后进行重点监督来减少这个行业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了基础数据做保障,再通过日常监管和每年定期的评审和监督评审做统一规划,或对机构进行分类,以便于我们通过行政手段保障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问:高校实验室在长期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累积了大量仪器设备,主要是满足校内教学和科研需求,但近年来高校实验室或多或少跟社会企业有了接触或合作,有人评价高校的这一行为是不务正业,对此您怎么看?
乔东:我觉得这不一定是坏事,相反对它本身的规范是有好处的。为什么这样说?很多高校实验室在获得许可后,对外开展的业务并不是很多,它有自身的科研教学任务,而当它在获得国家许可的资质认定以后,反而把它自身规范起来了。从这方面来看,相较于不务正业的说法,却有更实际意义。过去,高校实验室是没人管的,它本身并不清楚实验室该怎样管、怎样规范,怎样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现在反而促使它把这套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上升到一个水平。所以说,它在管理上的收益远大于在对外出具数据上的收益。
另外,高校有很好的资源,政府实验室或第三方实验室,可以利用高校实验室资源进行合作,但前提是高校实验室获得许可。作为政府监管部门我们是允许的,这也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公共利用。反过来说,高校实验室在对社会出具数据的同时,也能促进“产学研”的发展。过去很多高校实验室研发出来的成果拿到社会上检验后不能适应,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其教学和科研是有帮助的,也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一条路径。当然,也尽量要避免一个以科研教学为主体的单位,变成一个纯去盈利的机构。
问:现在很多行业的上市公司把自建品控质检实验室开放出来,投入到第三方检测市场,这些实验室大多已经获得国家认可,在硬件配置和人员管理都有一定基础,对于这样颇具实力的行业机构,认监委会进行怎样的监管?
乔东:去年4月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发布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里面明确规定,对这些机构要进行分类监管。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通常都有很强的技术沉淀,都是口碑特别好的企业。作为政府监督部门,我们一直在鼓励他们好好做,而不是老去监管他们。我们会重点把有限的行政资源,用到行业内投诉较多、比较容易出问题的一些机构进行规范。
过去,我们的监管模式更多是注重事前监管,今后会更加注重事中和事后监管,加大监管力度。据统计:2015年,全国经过我们注销、告诫、暂停、撤销的检验检测机构有1415家,监管还需要强化。随着第三方机构数量越来越多,也带来更多的监管问题。事实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的多少是由市场调控的,所以监管不是用来调节市场数量的,重要的是规范市场,要让市场能够做到有序、公平、公正的竞争,也要把危害行业的害群之马及时清除出去,否则就要影响整个行业发展。
问:当前国务院、质检总局和认监委,对检验检测行业重要政策做出了哪些调整,这些政策对行业发展起到怎样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乔东:这是比较核心的一个问题。从政府方面来讲,特别近两三年,按照行政许可制改革的要求,充分体现“简政放权”这一原则,围绕着国务院的要求,简单来说就是,“放管服”这三个字,权要放,管理要使市场有序,服务要好。放就是政府管该管的,体现出小政府大社会,把一些该交由社会的由社会来承担。把政府的职能划分清楚,这样在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在政府放权,机构本身定位明确的时候,都可以催生第三方检测。
另外,国家质检总局的行政制度也做了相应调整,由2006年第86号令《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替代为《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第163号令。重点有以下几方面调整。**,减少了许可项目,由过去三个许可项目,减为一个许可项目;第二,审核周期由过去的半年压缩到三个月;第三,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证书,由有效期三年延长至六年;第四,对评审技术要求进行了统一规范;第五,取消了机构评审费用。
此外,163号令比86号令还专门新增一项法律责任,包括注销警告、暂停撤销,都有明确的鉴定,同时对机构管理强调了分类监管。通过这些调整,虽然从表面来看,对监管对象,从流程、要求和服务都有了提高,但反过来说,对制度本身也是有收益的,从科学管理、规范管理、提供好服务方面也带来了红利,是双赢的。
问:国内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大多“小而散”,还处在夹缝中生存的状态,您认为这些机构该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形成品牌,增加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乔东:对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来说,权威和公信力的问题要彻底解决还需要一个过程。从目前来看,第三方检测市场的机构越来越多。一是,政府机构的业务做不完,就会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来承担;二是,过去政府实验室觉得自己是老大,爱来不来,这样反而给民营机构提供了生存空间。市场的不断分化就使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逐渐发展起来。
事实上,民营第三方机构有它自身的优势,从运作机制、管理模式、市场能力和本身整体的发展都相对灵活。比如做一件事,开个会商量下就可以执行,但政府机构就需要请示很长时间,也影响了一些市场和服务。另外,民营资本促进市场发展也有它自身的原因,**国家大环境给了它空间,其自身能力也逐步在完善,服务方式和服务模式也能让客户满意,这样就逐渐发展起来了。而品牌建设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沉淀,刚刚跑起来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还谈不上品牌,但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要多和国外老牌第三方检测机构学习,在市场中规范操作,才能走到*后形成品牌,有了品牌就离权威性和公信力不远了。
问:自2014年我国检验检测认证整合开始以后,“市场化”已不可避免,一些新生力量,如高校实验室、企业实验室的加入和原有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都会带来哪些问题?
乔东:对高校实验室来说,应该防止它把做科研搞分析的一些传统思维,带到公正数据上来。目前或许它还不清楚怎么更规范的出具数据报告,规范它的检验行为,因为他过去做研究比较多,但检验检测更强调的是方法的准确性、操作的可靠性和结果的真实性;企业投资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大一个问题是公正性问题,比如他去检测同类企业产品时,作为监管部门,我们会更强化对它的监管,保证检测的公正性,避免不公正行为带来的投诉,特别是一些涉及知识产权的投诉。民营第三方检测则更多是规范性问题,要强调公平竞争,不要形成恶意竞争。比如一个实验,需要做100个小时,有的机构做30个小时就出报告,所以这方面要强化。市场的蛋糕就那么大,而机构越来越多,监管就需要更加严格,要避免出现一些虚假报告或不检测出报告的行为,相对来说我们监管的压力也会增加。
问:目前来看,资本投资新建实验室、扩建实验室整合实验室已非常普遍,您觉得实验室越来越受资本青睐的原因是什么?
乔东:资本对实验室的青睐还是与国家对检验检测的定位有关,还是回归到国家检验检测市场转型的问题。过去我们还是以政府检验检测为主体,政府色彩很浓厚。这两年媒体的宣传评测也逐渐增多,过去为什么没有?还是源于我们国家整个体制的转型,另外就是检验检测市场的分化,还有一个大背景是政府行政许可制度的改革,这些变化都为民营资本的注入开启了一个窗口。
此外,从国务院的相关文件来看,已把检验检测行业整体定位为服务业。又划分成高技术服务业、生产型服务业和科技型服务业,而在过去的概念中,它并没有太明确的定位。现在,把它与促进行业发展结合起来,实际上从国家定位来看,已经把它的内涵和外延都扩大了。随着社会对第三方检测的需求越来越大,行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了,也就吸引了民营资本,民营资本现在好多都是新的领域。过去一些机构的整合只是政府在做,民营资本并不看好,认为反正是政府行为与它没有什么关系,但现在在整个转化过程中,政府的一些关系也进行了改变和调整,政府回归到裁判员的位置,给市场腾出了空间,民营资本就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