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鲁泰创建33周年纪念日。当天,鲁泰功能性面料智慧生态园区开始试生产。这是鲁泰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程,自2019年5月20日开工,今年3月15日开始设备安装,历经383天的建设,80多个日夜的安装调试,顺利开始设备带料试生产运行。这是鲁泰新三十年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挑战,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力作,将有效丰富产品品类,提升核心竞争力。
鲁泰功能性面料智慧生态园区由鲁泰和香港联业制衣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主营业务为纱线、面料、功能性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试生产的一期工程占地约200亩,建筑面积近十万平方米,投资约十亿元人民币以上。一期工程主要包括:络整、染纱、浆纱、织造、染整等车间以及配套设施。目前安装设备达产能力152 0173 3840万米, 随后逐年推进,直至实现3500万米设计产能。带动就业千余人,为地区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鲁泰是一家以**面料为核心的全球化服装解决方案供应商,作为目前全球高档色织面料生产商和国际一线品牌衬衫制造商,不惜投入巨资建设的功能性面料智慧生态园区产品如何定位?鲁泰集团副总裁、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鲁联新材料有限公司(鲁泰功能性面料智慧生态园区)总经理张建祥介绍说:“鲁联将充分发挥鲁泰和香港联业的优势和行业影响力,实现强强联合,向高档功能性面料和功能性膜材料发展。产品定位于高档功能性面料和功能性膜材料,实现防风、防雨、防菌、透湿、透气、抗皱等功能,用于运动、医疗、军工等领域。”
为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提升各类园区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水平的要求。鲁泰是中国纺织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企业和绿色先锋试点企业之一。鲁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子斌表示,智慧生态园区要通过运用先进的自动化装备、“大数据”分析与决策管理,实现“透明化工厂”,建设智能制造智慧园区。通过“水足迹”追踪和“碳足迹”管理、化学品控制,实现过程可追溯、品质可信赖的绿色加工的生态园区。
作为智能化、数字化纺织的全球倡导者和践行者,鲁泰瞄准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探讨智能制造新思路,逐步由纵向一体化产业链向柔性个性化智能供应链转变。鲁泰功能性面料智慧生态园区从意大利、德国引进关键设备,结合鲁泰多年来使用进口设备的技术经验和工艺储备,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在重点、新型染整设备方面进行联合开发。在成台套染整主要装备方面,开展了染整装备以及智能运输、智能仓库、物流方面的联合开发。
现代工业的多次变革,是世界格局变化和社会进步背后的重要驱动力。伴随着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智慧工厂的愿景已经照进现实。据鲁联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祥介绍,鲁泰功能性面料智慧生态园区使用先进的自动化装备,全流程实现APS排产、企业ERP、生产MES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持续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基于内部企业大数据、云平台,围绕产业发展、安全保障、运营效率等实现业务流程业态可管化、园区重点区域管理可视化、事件处理形态可控化。
智慧化和生态化是园区建设的出发点,为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制造,打造生态园区,鲁泰功能性面料智慧生态园区在整浆和整理车间安装了废气处理系统。该系统通过降温、除尘、去味、脱白等技术措施,实现绿色达标排放。并设计在络整、浆纱、整理等车间顶部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2.1万兆瓦,替代部分电能用于照明和设备驱动,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使用。
刘子斌表示,新旧动能转换之路没有终点,鲁泰将始终瞄准先进制造业,主攻智能制造,逐步由纵向一体化产业链向柔性个性化智能供应链转变;发力各类新型纺织材料,包括新型纤维、新型再生纤维、功能纤维等性能及应用进行研发,开发出更多的功能性产品系列,制造样式更多的、性能更好的、品质更高的纺织品;聚焦产业链融合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转调,以实现传统动能的提升改造和新动能的培育壮大。
对于鲁泰功能性面料智慧生态园区建设,刘子斌的目标很清晰,建设以淄博为中心、辐射到山东以及全国的纺织染整资源整合,通过新材料开发,新技术应用,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科技绿色**、功能性面料一站式解决方案的示范创新园区。
来源: 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