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商品价格的暴涨暴跌,商品市场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国内期货市场快速发展,整体保证金规模大幅攀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商品市场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某些期货品种的涨跌成为**整个市场的风向标。我们看一组数据:从2008年金融危机见底,文华财经沪胶指数从8689点上涨至43293点,涨幅达到398%,文华财经
为何这两个品种屡屡扮演领涨领跌角色,成为国内商品市场的风向标,下文我们将尝试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关系,以此给当前迷惘的商品投资者一个方向。我们认为,在同样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背景下,橡胶、
自身属性:品种属性对于一个期货品种的活跃度影响很大,*明显的就是橡胶这个品种。在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有农产品(比如大豆、白糖)、有工业品(比如铜、螺纹钢),有化工品(比如塑料、PTA),但橡胶同时具备农产品、工业品、化工品的三种属性。橡胶是从橡胶树上割取加工而成,它具备农产品的生长特点,橡胶树从幼苗(1-5年)--割胶初期(6-8年)--成熟旺产期(8-25年)-老龄期(25-35)--砍伐期(35-40年),经历较长的生产过程,因此橡胶产量对于价格上涨的弹性并不明显,一旦下游需求旺盛,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短期来看难以从供应角度来根本缓解。橡胶年内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存在鲜明的开割期、停割期,橡胶主产区的气候变化(降雨、温度、台风等)对于产量有较大影响,很容易引发资金的炒作。橡胶也是工业品,它是轮胎汽车工业的主要原料,而工业品的需求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形势的盛衰,因此橡胶价格与宏观形势的关联度非常高。同时,橡胶也是一种化工品,合成橡胶的主要上游就是原油,原油作为整个化工品的龙头,对于燃料油、塑料、PTA以及橡胶价格影响更加明显。橡胶的这种属性特点决定了其一直以来的活跃度,而棉花作为一个农产品,从品种属性的角度来看并不明显,这也是棉花此前一直不太活跃的原因。
供求格局:供求格局是影响商品价格的根本因素,基本面的变化是引发价格暴涨暴跌的主导因素。供求关系有重大变化,是去年棉花价格暴涨和今年价格暴跌的核心要素。从去年棉花的基本面来看,中国在2009/2010年度减少棉花种植面积约12.3%,而棉花生长期间遭受恶劣天气的打击使得棉花产量在2009/2010年度减少了约11.4%。同时,随着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对棉花的需求增加,导致中国棉花消费增加了8.0%。供应减少需求增加导致棉花市场出现较大缺口,棉价开始暴涨。而随着价格的走高,收益效益的攀升,新年度的种植面积大幅扩张,美国农业部6月30日公布的年度种植面积报告预计,2011年美国棉花播种面积为1,372.5万英亩,为2006年以来*高,当时为1,527.4万英亩,同比去年增加25%,这就是今年上半年棉花价格暴跌的原因。对橡胶而言,近几年供求关系一直处于紧平衡的状态当中,市场对此比较敏感。去年中国汽车产销大幅增长超过1800万辆,橡胶消费水涨船高,而今年汽车产销增速的快速下滑,反过来又对胶价形成重大压制。同时,中国作为全球*大的橡胶消费国,但国内产量资源比重很小,尤其是符合上期所交割标准的全乳胶数量十分有限,容易引发资金关注。
资金意愿:资金意愿是反映整体商品市场的资金流向、多空倾向、操作风格的指标,资金逐利会加剧投资者对于热点品种的关注,橡胶、棉花正是如此。价格剧烈波动引发资金持续流入,多空博弈行情火爆异常。在橡胶、棉花被爆炒的背景下,商品的金融属性更多的得以体现在两者身上。在去年商品的大牛市过程中,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发挥了很大的助涨作用,橡胶、棉花价格的如此暴涨也得益于此。今年新兴国家货币政策发生转变,尤其是中国已经多次出台调控措施,这种来自金融系统的重大转变,反过来又带给强金融属性的橡胶、棉花这两个品种更大的压力。因此,橡胶、棉花已经不是单纯的橡胶、棉花,而是包含了市场投机资金对于金融形势的预期和情绪。这种预期和情绪,又会带给整体商品市场更多的信号和指引。这就是为什么橡胶、棉花成为商品市场风向标的原因。
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两大风向标当中,橡胶处于低位震荡的态势当中,而棉花仍在持续的杀跌。笔者认为,震荡格局的橡胶更能代表整体商品市场的迷惘格局,而棉花的杀跌更多反映的是对棉花基本面上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的悲观预期,它的金融属性和风向标意义将得到弱化。中长期来看,橡胶更具备成为风向标的特质,而长期以来橡胶也正是在扮演这个角色。从当前两大风向标的指引来看,商品仍处于弱势整理的格局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