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年度间价格变化大,增加了国家财政预算补贴的难度。同时,由于年内棉农交售
如何让棉农的利益不受损失,同时又能减少国家的财政运行,还棉花价格于市场,一直是业内外思考的问题。在棉交中心首席专家姬广坡看来,棉花保价服务就能解决这个两难问题,既能让国家财政少出一点,又能让棉农多拿一点,同时还能增加棉农的风险意识。
“棉花保价服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创新,是对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很好的补充。”新湖瑞丰董事长李北新说。
据介绍,棉花保价服务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在坚持市场化的原则下,由政府对棉价的全额补贴逐步向“政府补贴+市场化运作”过渡。具体方法是,把目前国家的补贴分成两部分,**部分是在一个固定价格(相当于预保基准价)以下,由政府少量出资交由市场运作;第二部分是在固定价格以上仍由国家来进行补贴。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自去年10月开始,棉交中心一共推出了两
据李北新介绍,截至目前,他们参与的棉花保价服务一共有11笔,其中8笔已经结束,涉及540吨棉花。“**期项目已经全部结束,第二期项目目前还在运行当中。”李北新说。
李北新说,客户在保价期间,可以根据
邱建华表示,今年他们的棉花保价服务将会进一步推广,棉花保价规模由去年的3000吨逐步增加到20000吨。据介绍,未来他们会把单一的保跌服务,复制推广到喀什地区的棉农和涉棉企业,同时探索多目标价格的保跌服务,并择机推出看涨保价服务。
“既保跌又保涨,这样棉花保价服务可以涵盖棉花种植、加工等全产业链,初步形成棉花价格风险喀什模式。”邱建华说。在他看来,轧花厂进入之后,政府对棉农的补贴会越来越少,“从3000吨做到20000吨,今年投入的保费将会达到1200万元,我们会吸引更多的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参与到棉花保价服务中来”。
上海纺织集团董事长童继生说,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推出的“现货交易+保价服务”产品,不仅有利于棉农、稳定棉价,而且还有利于轧花厂,稳定和减少国家财政补贴,有利于全国棉纺厂进行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