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价低位运行,订单不足是“罪魁祸首”。据中国
节前备货需求拉动,美棉或将延续趋稳运行。据悉,目前中国大部分纺织企业春节前受现金流、支出压力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棉花原料库存储备处于低 位,目前基本维持在15天左右。所以,这些企业即便是春节前不补库,节后依旧需要采购原料库存。同时,随着新年度棉花1%关税配额的逐步到位,预计港口高 等级美棉、澳棉和巴西棉仍将有一个消费集中的释放期。
也正是在节前备货的拉动下,美棉的出口数据走强。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15年1月8日的一周,美国净签约出口本年度陆地棉10万吨,为年度*高值。装运51664吨,同样为本年度*高值,较前一周增11%,较近四周平均 值增21%。其中,当周中国净签约本年度陆地棉4.18万吨,装运1.13万吨。
地产棉走俏,现货价或**期价逐步走强。据中国棉花网的信息反馈,1月中旬以来,河北、山东等黄河流域地产棉报价在12800-13300元/ 吨(毛重、厂内提货),江浙、湖北、四川、贵州等地用棉企业积*询价,采购地产棉。一方面,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纤维长度、强力和马值较好,企业纺40S及以 下棉纱不需要再采购新疆棉、高等级进口棉混合配棉;另一方面,河北、山东3128级棉较新疆棉价格低1000元/吨左右,价格优势非常突出。此外,新疆棉 企销售几乎****不能赊欠,大多是现款现货;而内地棉企、棉商赊欠是普遍现象,开承兑汇票也较多。
与棉花企业、经营商的“水深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下游棉纺织厂的利润状况却已回暖。只要有订单,每家纱厂、布厂效益都在逆势上扬,对棉价的消 化和承受能力大幅提高。一旦“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发生转向,原料库存处于低位的纱厂集中补库,不排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