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规模以上企业支撑的数据宽度变窄,为了真实了解行业全貌,目光逐渐移向占中国服装企业总数90%的中小企业自在情理之中。现实也的确告诉我们,总产值仅为全行业30%的中小企业群体,完成着份额高达74%的出口交货值,虽然这里面包含了大部分利润较微薄的出口加工,但仍以出口业务为主导优势的中国服装产业无法将其视为隐形。
而在数据层面,规模以下企业的生存图景几乎处于无官方途径反映的隐形状态。东南沿海地区时不时冒出的“关停潮论”尽管有夸大事实之嫌,但也绝不是空穴来风。只不过因为数据缺失,透过现象去观察和分析难免产生不同的理解。
发达国家在协助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不遗余力,如欧盟推出很多针对中小企业的平台项目,长期关注研究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也许我们自上而下地推行某种制度还稍欠火候,但从基础研究做起,法定监测中小企业经营数据却日益汇成主流声音。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各自应当担负的使命,以及两者如何在现有国情下形成牵引与互动,必然成为焦点。
有业内人士将今年上半年服装行业运行态势用“三大谜团”来概括。**,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等部门公布的行业数据一路飘红,但珠三角遇关停潮、三荒困扰行业发展等负面新闻却层出不穷;其次,中国品牌服装涨价几乎成了上半年主旋律,但价格上涨的高度和价格争论的热度成正比,显然消费者对所谓成本高企的涨价越来越不买账;再有,国际订单向东南亚转移来得似乎太突然,有的外贸公司甚至声称本企业50%的订单转走,总体来说至少原本属于我们的 20%~30%的订单已经出逃。
这里只要把“规上”和“规下”企业区别看待也就不难找到谜底所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实现28.89%、30.55%和42.22%的高增长,行业平均毛利率、利润率分别达到15.37%和5.36%,赢利能力稳步回升;而规模以下企业受困于市场低迷、产业资源匮乏、出口加工订单短缺和成本价格倒挂等导致的利润低下。
随着国际市场补库行为的结束,国际订单迅速降低到金融危机发生前水平。内需受高通胀带来的连锁反应影响,上半年国内服装消费需求未因春节、五一等节日而升温,同样出现“价涨量平”现象。据统计,5月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金额同比增长21.15%,而数量同比下降1.33%,产品单价上涨20%以上。在棉价回落等作用下,服装企业通过涨价缓解成本压力的做法,已无法得到终端市场的接受。
与需求相对应,上半年服装供给也呈趋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117.29亿件,同比增长12.51%;但规模以下企业受劳动力成本上升、银行贷款困难、订单不稳等因素影响,大量小企业被关停,生产数量锐减。
两级分化特征加剧了人们对服装行业“马太效应”的想象,初步论断产业逐步走向集聚,集团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态势良好的大企业果然能担负起所谓的宏观责任,带领广大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步入健康良性的转型升级之路吗?
以上半年*显眼的“涨价遇顶”和“订单出逃”为例,大企业在其中的示范**作用已被广泛质疑。大企业是否能**通过规范定价机制、拓展国际渠道来突破内循环局限?是否能在现有网络庞大健全的基础上把生产组织的目光投向中西部地区?是否能把接近半数的自愿放弃的常规订单重新摆在作为产业基础的中小企业门口?
揭开这一连串谜底,既是中国服装大企业从自身利益转向社会利益的宏观责任,也是看清中小企业正在经历怎样的困境并且如何受到长期关注与帮助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