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享受了诸多行业政策红利的跨境电商成为我国外贸市场的一匹黑马,在稳定外贸增长、刺激消费回流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今年跨境电商行业面临一系列政策调整,风口正逐渐从B2C转移到B2B模式,发展出口产品“海外仓”正成为实现外贸稳增长和优化升级的一项重要部署。
商务部2015年发布的《“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提出,将推动建设100个电子商务“海外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
2016年跨境电商进口税收政策也迎来调整,4月8日起将执行新税制,行业面临巨变。天猫国际总经理刘鹏表示,“低门槛跨境电商的政策红利即将结束,平台型跨境电商在抵御政策波动风险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全球品牌直供时代会真正到来。”
随着跨境电商被提至外贸增长新引擎的高度,鼓励企业出口的“海外仓”站上政策风口,成为“中国制造”的海外支点。
所谓“海外仓”,是指跨境电商企业按照一般贸易方式,将商品批量出口到境外仓库,电商平台完成销售后,再将商品送达境外的消费者。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既是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外贸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实现外贸稳增长和优化升级的一项重要部署。
对企业而言,“海外仓”建设有利于降低成本。传统出口模式需经过外国进口商、外国批发商、外国零售商三个环节才能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海外仓”建设可以让出口企业将货物批量发送至国外仓库,不仅扩大产品品类、节约成本,还减少了中间环节,实现本地销售、本地配送。此外,“海外仓”也是展示品牌、售后、咨询的窗口。据估算,“海外仓”物流环节较零售直邮方式成本可降低20%至50%,货运时间从20天左右缩短到3至5天。
对于监管而言,“海外仓”等跨境电商B2B模式可实现清关的规模化和规范化,有利于降低监管成本,提高通关效率,避免偷税漏税。
对于消费者而言,“海外仓”还能服务于国人“海淘”。例如,顺丰以其“海外仓”作为统一收货地址收货后,再集中运回中国,不仅提高商品流转效率,也降低了物流成本。
商务部预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将达6.5万亿元,2017年将增至8万亿元,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比例将会提高到20%,年增长率将超过30%。
但是,我国针对跨境电商尚无专门的法律法规,而国际物流、通关、商检、关税等问题又较复杂,亟须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消费者权益。
随着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未来的系统性监管势必提上日程,整个行业也将走向规范化。据记者了解,商务部《跨境商品电子商务经营服务规范》已于3月22日开始公开征求意见。
更多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