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作为民生要素之首,其产、销历来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是实行市场经济政策后由国家掌控,并发布和实施*低收购保护价的品种之一。近日,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分别公布了2013年稻谷*低收购价政策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 2013年生产的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低收购价每公斤分别提高到2.64元、2.70元和3.00元,比2012年分别提高0.24、0.20和0.20元。另外,2013年小麦*低收购价也提高到每公斤2.24元,比2012年提高0.20元。农业人士分析认为,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在年初向社会公布,将进一步激励农民生产信心,并积*做好种植业结构调整。
而同样是重要的国计民生战略物资,棉花的产、销命运却不如粮食。当然,并不是国家忽视棉花产销,相反,近几年国家在安排棉花产、供、销方面还是采取了若干的调控措施的。比如说发放良种棉补贴,保底价收储,支持新疆及内地棉花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等等。但由于棉花作为商品的存在具有其它丰富的可替代性物质(如化纤、非植物纤维材料等),加上经济走势,涉棉产品的消费群体、周期、档次变化等,棉花市场波动产生的冲击抵消了国家以及地方在其产销方面的惠泽,棉市窘境环生,种植面积节节下滑。
在内陆广大粮棉宜植区,如今的粮棉种植结构的安排和选择己完全应了“什么赚钱种什么”的时谚。受2010年的棉市“过山车”影响,近两、三年棉花生产面积滑坡,棉企亏损,纺市疲软,棉业经济至今威振不起,低迷徘徊。在棉业萎靡不振的时候,国家连年调高粮价,这对于棉花和其它农作物产销而言将成下滑“加速器”。在苏北,棉花生产一度红遍全省全国,而近几年在市场环境夹击下,已使这个大棉仓的产、销量削去大半,预计2013年棉花面积还处于下滑趋势。
而在国家不断提高稻麦价格的形势下,当地的棉花生产会面临什么变化呢?**,从比价因素、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和生产比较效益的角度,纵然2013年不调升稻麦等粮价,棉花的种植面积仍然是减少的年景,只不过是幅度大小的问题。其次,粮价调高后,会让一些原先思想上不够坚持的农民坚持了改棉种粮的信心和决心。按国家公布的2013年稻麦收购*低价,若相同年景收成,相同市场价格,种粮农民在不增加基本投入的基础上,按平原地区水稻亩产650公斤计算,2013年的稻麦种植收入因提价因素致每亩高出2012年260-312元,如果测算到棉花上,以均价4.00元一斤,相当于80斤左右籽棉销售收入,而亩增80斤籽棉是不太容易的。江苏大丰万盈镇双福村农民朱庆付从前年起就将自家七亩多,多年用来长棉花的土地改种了水稻,尽管为解决水源问题老朱颇费心神,但他反复算账觉得还是种粮比种棉花合算,还少花了多少心思少担了不少风险。去年他七亩地收水稻9000斤,每斤销售价2.40元,合计收入2.16万元,就算减去一半作费用支出,还有一万多,加上上茬麦子,加起来纯收入超万元,虽然去年棉花丰收棉价不比上年低,但老朱总收入还是比邻家种棉花的高,若是2012年棉花因灾减产呢?岂不损失更大。如今,原本只是想轮茬长两年水稻,以后还种棉花的老朱现在已是种稻不种棉了。大丰市有个华丰农场,是一个经多年围垦造田,逐步淋盐爽碱改良而成的农林场圃,总面积5万多亩。过去一度以生产粮棉为主,随着棉市的动荡,加上粮食生产国省补贴多,高产创建力度大,稻麦价格年年涨,承包户们已全面改棉种粮,前茬小麦打去全年成本,下茬水稻几乎就是一年一亩地的纯收入,只是因土地租赁费用也在调增,否则这两年在此承包的农户赚头更大。现如今,在这个既宜棉又宜粮的农场,春夏满眼绿,秋天-片黄,为数*少的棉花被栽在田埂渠边,进不了“大田”,问及今年种植茬口安排意向,绝大多数承包户依然选择了稻麦生产。再次,广大内陆粮棉主产区在解读第十个中央一号文件,大力度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土地复垦平整、土地流转的调整形势下,对于粮棉生产的结构性布局,在许多地方棉花也成了 “次项”,被粮食、特经种养规划取代的倾向非常明朗,这对于更多的优质棉资源丧失于市将成现实。
很显然,粮食身价高对棉花等其它农作物生产形成了挤占,但棉花的战略地位同样要十分重视,一个用棉大国同时又是产棉大国,完全或绝大部分依靠进口,也不是理智与经济的选择,但较之于粮食而言,棉花所得国政之扶还是少了点。 (大丰农委 朱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