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给豆类市场带来强烈的不确定性,仿佛早已在清明节前后的国内连盘剧烈波动中释放殆尽,随后而来的是中美之间在谈判与争端升级之间不断的反复,长时间的拉锯也导致关注者的反应神经开始麻木滞后,直到六月中旬,美方突然宣布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并于7月6日开始对**批清单上818个类别,价值340亿美元的商品实行。短时间内作为反击,中方立即宣布对美国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25%关税,并对首批包含大豆在内的340亿美元商品在同一时间起生效,一时间市场的关注点又被拉回到低迷了近两个月的豆类市场,现在中美贸易博弈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中美互加关税的概率或难避免,而内外盘看似走势单一平静的外表下却暗流涌动。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旗下的CBOT大豆首当其冲,在中美谈判反复期间,其主力合约从1064.7美分/蒲式耳的高位一路下跌至864.2美分/蒲式耳,重回2015年年底的低谷位置。除了对华出口市场前景不看好,更重要的是美农业部近期报告全面利空,USDA的种植报告显示,6月末美豆种植面积约为8960万英亩,虽低于去年9010万英亩,但高于3月末种植意向报告中显示的8898.2万英亩的预估,后期来看美豆种植面积再次上升的概率不大,这从玉米、小麦和棉花的种植面积均高于预期中可以看出,尤其是美棉2018年的种植面积增加了80万英亩,更加限制美豆面积增幅。
在库存方面,2017年的丰收导致美豆库存一直保持高位,目前约为12亿蒲式耳,年后的贸易争端使库存消费比承压,更加不利于去库存的进度,即使是在不久之前南北美FOB价差扩大的时候,也未能利好美豆出口。此外,当前美豆处于生长期,而作为主要产区的中西部近期一直保持**的生长天气,这让作物评级达到历史记录高位的73%,远高于去年同期的64%。综合来看,至少从当前出口的不看好、高位的库存压力再加上后期丰收的预期均利空美豆盘面走势,未来八、九月的天气炒作能否如期兑现成为明面上美豆期价的救命稻草。
国内市场,连豆一和连豆二受中美贸易谈判的拉锯影响,一直保持弱势运行,直到中美互加关税的消息出现后给期价走势带来了转折点,但随着7月6日的临近,市场对中美能否扣动扳机存有巨大的怀疑,多头选择落袋为安,导致期价平稳回落,盘面风平浪静。以进口豆标的物的连豆二走势与美盘的关联度一直很高,而连豆一的走势更多的是受下游豆油、豆粕的影响,再加上国内政策上的导向,例如3月初黑龙江、吉林两省大豆企业补贴政策对05合约的提振。
由于政府扶持,提高大豆收购价格和种植补贴力度,国产大豆种植面积连续三年增加,2018年*新数据显示播种面积已经达到785万公顷,约合1.152 0173 3840亿亩,产量也从2017年的1530万吨提高到预测的1580万吨,但2017年的大豆消费量就超过1.1亿吨,预计2018年的消费量约1.16亿吨,这其中83%的用量来源于压榨行业,因此压榨企业选择进口大豆来满足巨额的压榨需求。
从港口库存来看,2017年开始港口大豆库存一直保持在660万吨以上的高位,目前已经累积到近700万吨,海关数据也显示,今年5月份进口大豆968.7万吨,而6月份的到港量预计突破1000万吨。自中美贸易摩擦开始,国内采购商积*采购南美大豆,7月船期已完成95%,8月船期完成80%,尽管目前巴西FOB的报价已达到220附近,远高于美湾CIF报价,但为避免随时可能出现的高额进口关税而引发的洗船风险,巴西丰收的大豆是国内采购商目前的*好选择。实际上港口库存的高位并不是利空连盘大豆的驱动力,国内供给的缺口是现实存在的,只是贸易战导致进口成本的抬升恶化着油厂的压榨利润,而运费导致的进口成本上升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中美货币政策的分化走势,和两国争端升级引发的市场担忧情绪加剧,并反应在人民币的持续走低,目前已贬值超过5%,约相当于进口成本上升160元/吨,为分担成本风险,油厂通过套保提前锁定利润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主要还需下游成品豆油、豆粕的消费驱动。
油厂方面,根据ChinaJCI的数据显示,全国主力油厂当前周压榨量约130万吨,开机率69.12%,行业全国开机率46.37,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豆油商业库存目前处于130万吨左右,按2017年1600万的年消费量来看,库存压力并不明显,且2018年预计消费量为1714万吨,豆粕主流油厂库存总量126.26万吨,同比增长12.82%,作为其需求端的养殖业不景气,生猪养殖利润在前期豆粕价格低点位时仍为-59元/头,且行业目前处于需求低迷、供应充足的态势,严重影响养殖户的补库意愿。若中美关税征收如期兑现,预计会导致目前油粕比的继续走低,因为豆油与棕榈油和菜油的替代关系使其价格在面临进口关税征收背景提振下较与豆粕略显无力,但豆粕价格的走高可能会引起本就弱势的生猪养殖利润更加恶化,长期来看,养殖户的低补栏率也不利于豆粕的需求稳定。
总体来看,美豆目前处于历史的低点,下降空间有限,关税的征收势必会在短期内持续利空美豆,但已不明显。作为主要大豆供应地区,南美阿根廷因天气原因的减产早已兑现,预计产量仅有3700万吨,无法满足本国的压榨出口需求,而巴西方面因增产产量提升至1.19亿吨,但此前中美贸易战阴云下,美方出口的削减量移增至巴西,加速其产销速度,库存下降明显。南北美特殊的地理原因导致其成熟期交替出现,而八九月份正是南北美供应衔接的时间点,加上其可能的天气炒作,CBOT大豆走势转折期或在于此,而中美互征关税也会使内盘短期内出现豆类期价追赶进口成本升水的现象,此前连豆一、豆二内强外弱的局面或将再次出现,直到八九月后回归与CBOT大豆相同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