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蒙牛在港发布公告,出售所持君乐宝乳业51%的股权,折合人民币约40亿元,这意味着结合了近9年的两家中国乳企正式分手。连同股息的收入,蒙牛此番共得到现金约46亿元,是当年收购金额的10倍。而拿回了股权的君乐宝,其估值也从当初的9.2亿元飙升至近80亿元,为实现上市的目标做好了*后的准备。
一段感情基础是“酸奶”的恋爱
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这样一个结果也不会引起市场过度的惊诧,因为两年前,两家企业酝酿分手的消息便已在业内流传,只是坐实的时间略长而已。
不过,在“并购”还没有成为乳业热词的2010年,蒙牛和君乐宝的结合却是那个时候行业里*劲爆的新闻。
2010年11与22日,两家企业在北京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宣布蒙牛以近4.7亿元的价格收购君乐宝51%的股权。这次牵手的“感情基础”是酸奶。从2006年起,蒙牛的酸奶业务已是国内老大,为进一步甩开身后紧追不舍的伊利和光明,蒙牛想到了君乐宝。当时,君乐宝拥有华北地区*大的酸奶生产基地,酸奶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四。在其近13亿的年营业额中,酸奶的贡献高达84%。双方当时发出的公告也点明了这一点——“此次合作之后,蒙牛集团旗下公司的酸奶市场份额将提升至30%以上”。
时至今日,蒙牛的酸奶销售已经连续13年稳坐中国市场头把交椅,这其中,君乐宝功不可没。
“国际化蒙牛”带来的变数
2011年双方签约现场合影,图片中时任蒙牛总裁杨文俊、财务副总裁吴景水、品牌副总裁赵远花等均早已淡出蒙牛。
实际上,帮助蒙牛酸奶持续做大做强的,还有另一个合作伙伴——达能。这个世界第二大乳企也是目前蒙牛的第二大股东,它的酸奶研发技术处于世界**水平。而在引进达能之前,蒙牛的领导层进行了大规模的换血,中粮背景的孙伊萍取代当初收购君乐宝的杨文俊成为蒙牛总裁。领导层的变化也让蒙牛和君乐宝的合作关系有了微妙的改变。随着“有质量的增长”和“国际化”成为新的发展口号,蒙牛和君乐宝之间的关系似乎渐行渐远。
在合作的*初,蒙牛曾委派人员任君乐宝首席质量官和财务负责,后来却陆续撤回。双方的合作关系,更多地停留在了单纯的股权关系层面。蒙牛的“不干预”帮助了君乐宝的发展,至少避免了被收购品牌常常遇到的“被边缘化”的结局。而从产品结构上,君乐宝也逐渐降低酸奶产品占比。2014年才上市的君乐宝奶粉,经过连续4年的高增长,到2018年收入已达50亿元,占君乐宝整体销售收入的一般。
一个追求更高的盈利能力,一个用低价战略迅速做大份额;一个不断加快国际化的脚步,一个稳健耕耘国内市场。
谁都没有错,谁都认准了路。但显然,今天的双方,已经不在一个方向上。
蒙牛的算盘
在考虑是否出售君乐宝的时候,蒙牛一定充满纠结。从牌面上看,差不多100亿销售额的离去,将让蒙牛的2020“双千亿”计划有些迷茫,这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然而从盈利能力以及产品协同性上分析,君乐宝这看似“美味”100亿对于蒙牛来说并不是非常“健康”。
从蒙牛公告看,2018财年,君乐宝对蒙牛的利润贡献大约3亿元,在蒙牛利润里占比不到一成,与收入不成比例。而在产品协同性上,蒙牛君乐宝早已各自为战,并没有“一家人”的默契。而当初蒙牛*看重的酸奶业务,在君乐宝的地位也今非昔比。
这个时候,用一个满意的价格结束一段前途并不光明的结合,或许是件好事。
蒙牛下一手在哪落子?
“双千亿”目标时限在前,手握大把现金的蒙牛自然不会停止资本市场的运作。那么,蒙牛的下一手,将落子何方呢?
之前,蒙牛的一系列资本运作的逻辑是非常清晰的,而注重产业协同,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收购雅士利,是为了补齐奶粉业务短板;控股现代牧业、富源牧业,是为了**完成优质奶源布局;而将圣牧下游产业收入囊中,是为了在高端有机奶市场拥有更多话语权。
在完成了这一系列资本运作后,一个问题出现了:放眼国内乳制品行业,有体量、有品牌价值、有**技术、能提升产业协同度的目标已经并不多了。这个时候,国外企业将更有可能成为蒙牛追逐的目标。显然,这也是蒙牛推进其国际化战略的必然选择。
也可能是一个巧合,就在蒙牛与君乐宝分手前一周的6月24日,国际奥委会宣布,蒙牛和可口可乐一起成为奥运全球合作伙伴,合作将持续到2032年。这一重磅新闻,充分暴露了蒙牛对3万亿全球市场的野心。
蒙牛这盘大棋的下一手将如何落子?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朱丹蓬,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