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纺织服装:在“危机”中寻找“生机”

百检网 2021-12-23

  11月7日,记者走进聚集着十几家纺织服装生产企业的宁晋县冯家台开发区,只见大批企业已是大门紧闭,厂区内冷清萧条,多数企业已经停产,工人放假。

  石家庄卓达服装产业园、辛集皮革城、容城服装生产基地……记者一路走访下来看到,很多纺织服装企业的日子都备受煎熬。

  “目前,我们纺织行业,2/3的企业已经不挣钱甚至亏损了,只有1/3的企业在撑着,利润率仅在6%至8%之间。”宁纺集团副总经理徐建林坦言。

  但是,仍有一些在“严冬”中昂首挺立着的企业,用自己的生存法则向人们传递着一种乐观的信号―――“剩”者为王!只要挺过这个“冬天”,“春天”就会来临。

  在“调整”中生存

  11月10日,走进明石染厂,记者看到从办公大楼到生产车间一切井然有序,附近一家染厂不久前的停产并没有影响企业员工的情绪。

  不过,近来企业越来越快的变化让员工们应接不暇―――生产设备大量安装节能装置、新的考核制度酝酿出台……更让人不解的是,一直以生产免烫、防紫外线等高档面料驰骋市场的企业,突然改变“路数”,承接了越来越多的大路货订单。而此前,明石染厂因采取“大路品种功能化、休闲面料多样化”经营策略,已经彻底抛弃低端产品。

  对此,总经理杜德华颇为无奈:“现在对企业而言,生存才是**位的!”

  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金融危机……和大多数纺织企业一样,在内外夹击中,明石的日子越来越难。因为80%以上的面料靠出口,随着国外订单的减少,企业的销售量骤然下降。但是,为了稳定职工队伍,企业四五百员工的各种福利待遇一点儿没降。

  “今年把前些年的盈利都吃进去了。”据介绍,企业生产高端产品虽然利润较高,但今年以来订单一直在萎缩,现在光做高端产品已经严重吃不饱,再这样下去企业将难以为继。

  “必须调整!”明石人艰难地做出选择。目前,已经有1/3的大路货挤进明石的订单。“说实话,生产这些中低档产品*多只能保本,但是因为量大,能够维持企业正常运转,职工队伍也能相对稳定。”

  “这只是权宜之策。只要企业挺过这个‘严冬’,我们的目标还是研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主打高端市场。”杜德华充满信心地说。

  [调查手记]为求生存,目前我省不少纺织服装企业不得不降格以求,重拾丢弃多年的中低档产品,这种“调整”让他们痛苦,但他们进行结构调整的信心并没有因此而有所动摇。他们坚信,熬过这个“冬天”,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高档产品依然会为企业重新赢得市场。

  两条腿走路

  11月11日,记者来到辛集市皮革商业城时,管委会副主任田英申和菁华皮草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耿苏谦刚刚从广交会回来。说起展会情况,两人连连摇头。

  “客商数量少、价格压得低,没法做!”耿苏谦说,企业产品主要靠外销,可是这次广交会几乎没有接到订单,只有几个意向。

  从广交会一回来,耿苏谦心里就有了一个新打算,那就是尽快拉长“内贸”这条短腿。记者在菁华皮草制衣有限公司看到,因为没活儿,工人们大多已经放假回家,三四百人的生产车间空空荡荡。但是仍有一些员工在埋头搞设计和做内贸发展规划。

  其实,菁华公司成立之初,做的就是国内市场,而且有自己的服装品牌“伊诺莎”,只不过后来主战场转移到俄罗斯、欧美等国外市场后,逐渐放弃了内贸。“现在我们要重拾国内市场,两条腿走路才能将风险降到*低。”

  以往10月至11月是辛集皮革的生产旺季,但今年10月刚过,80%的企业就已经停产歇业了。面对国外订单和销量减少30%至40%的严峻形势,90%依靠出口的辛集皮革将何去何从?

  “和菁华公司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两条腿走路。”田英申告诉记者,现在一些较大的企业已经开始转入内贸,为九牧王、利郎等20多个国内知名品牌做贴牌生产,还有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做自己的服装品牌。

  据了解,为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辛集市有关部门一方面积*扶持有能力的企业参加明年3月份的北京服装展,一方面加快启动建设10万平方米的皮革商品城,以拉动国内消费市场。

  [调查手记]如何化压力为动力?在外单减少、出口萎缩的压力面前,不少纺织企业开始实施出口、内销“两条腿走路”战略,特别是加快内销步伐。他们纷纷铺设内销网点,以发展的眼光挖掘空间巨大的内贸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纺织品外单的不足,成为寻求突围的一剂“良方”。

  多元化经营

  11月7日,记者在宁纺集团的销售榜单上发现,原本以纺织为主业的宁纺,已然增加了酒业、房地产等多种经营的收入。据统计,1至9月份,宁纺集团累计完成销售收入9.4亿元,其中纺织主业销售收入8.5亿元;上缴税金4000万元,其中纺织主业上缴2850万元,酒厂上缴1152 0173 3840万元。

  “我们刚刚参加了广交会,今年参会客商明显少了,订单也少了。”宁纺集团副总经理徐建林说,宁纺的产品以出口为主,其中面料的出口量占到全部产量的95%以上。往年这时候,企业根据在手合同情况,就能判断出明年市场走势,而今年,企业优势产品灯芯绒的出口订单骤减,市场形势怎么也看不准了。海外订单的减少使得宁纺开工不足,上半年,宁纺月产面料500多万米,现在*多才达到300万米。

  国外市场的萎缩,让宁纺面临的市场风险正在加大。客户对宁纺的欠款比去年增加了3至4倍,这使得宁纺在接单时必须慎而又慎。目前,企业的负债率已经达到65%左右。不断加大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已经开始让宁纺有些吃不消。

  重压之下,宁纺集团决定,进一步整合纺织生产能力,在限制印染产量、做精主业的同时,加快在酒业、房地产、典当行等方面的多元化步伐。徐建林说,他们在2006年10月收购了泥坑酒业,当年销售达到3600万元,通过一年的管理,2007年实现了在酒业上5900万元的销售额,今年预计酒业的销售收入能够达到1亿元。

  [调查手记]为应对当前形势,我省很多纺织服装企业开始实施多元化经营,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许多纺织企业已介入或准备介入其他产业,如房地产开发、贸易、金融等。省纺织行业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以来,纺织企业产生的利润中,主业外各种辅业所占比重逐渐增大。

  品牌的魅力

  有着好听名字的河北东方丽人家用纺织品公司,位于石家庄市东开发区。11月14日,记者走进公司绗缝车间,只见工人们正忙碌在各自的生产线上,缝制出口的床上用品。机器台面、地面上,堆满了成品和半成品。

  总经理岳丽说,三四天前刚走了一批货,*近一周出口已经走了7个货柜,今年的外单一直干到春节没问题。

  和众多纺织企业叫苦连天相反,东方丽人的国外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今年床品出口订单呈现翻番。和别的纺织企业发愁没有订单不同,东方丽人愁的是企业规模太小,生产能力不足。

  同样的危机下,为什么会出现悲喜两重天?

  “从企业成立之初,我们的定位就很明确,一是走品牌之路,二是做出口。”岳丽回答得很简单,但耐人深思。

  “东方”是民族的,“丽人”是时尚的,岳丽说这个品牌的内涵就是民族与时尚的结合。2001年9月,在当时的全国针棉织品博览会上,东方丽人的产品引起了轰动,客户接踵而至。同年上海APEC峰会,上海虹桥友谊商店当时要选一批民族品牌,就选中了东方丽人的产品,在友谊商店里做促销。峰会期间,东方丽人在上海卖“火”了。现在,国内做家纺的提起东方丽人,几乎无人不知。

  “品牌成就了我们,企业发展十分迅猛。”岳丽说,*能体现企业成长的是,公司成立10年搬了4次家,厂房面积也由*初的700平方米翻着“跟头”增到了6400多平方米。

  主打床上用品的东方丽人,有自己的设计,而且自己的花型有专利,附加值很高,据说利润率能达到20%-30%。

  “像加工内贸床品的这种绣花机,如果我有资金再进20台,立马就能转化成效益,可是现在没有资金就办不了事。”采访中,岳丽一直诉说着企业“成长的烦恼”,如有了资金,公司可以做做品牌推广,打打广告,多开几家专卖店,搞全国连锁加盟等等。

  [调查手记]记者采访发现,目前我省纺织品服装仍以初级加工和贴牌加工出口为主,技术含量和自主品牌比重很低,10个中国**与纺织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国际知名品牌更是隔山望月。面对这种尴尬局面,我省纺织行业只有不断增加研发投入,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终打造自主品牌,变单一价格优势为多元优势,这样才能增强核心竞争力,*终走出“寒冬”,沐浴在纺织业“春天”的阳光里。

  今年以来,受国内国际大环境影响,宁纺集团遇到了****的挑战。但企业通过加快结构调整、开拓内销市场、大力开发新产品、力推节能降耗、开展多元化经营等多种应对措施,在危机中闯出一条生路。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