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苏联时代,乌兹别克斯坦棉花加工企业屈指可数:塔什干加工厂、费尔甘纳加工厂、安集延加工厂、布哈尔加工厂和纳曼干加工厂。用于乌国国内加工的皮棉只有8%。前苏联解体后塔什干着手发展轻工业,尤其是纤维棉加工企业的发展。因为这是个有着巨大潜能的产业,用棉花可以加工出92种高附加值的工业品。
乌国对外经济联络、投资和贸易部部长埃利耶尔·加尼耶夫指出,乌兹别克斯坦计划通过扩大国内加工规模而到2010年前将纤维棉出口量减少到53万吨,到2008年乌国国内纤维棉加工份额要扩大到51%。乌国政府批准了国家控股的乌兹别克斯坦轻工业公司投资计划,该计划罗列了94个发展项目,总值达12.2亿美元,而其中一大半项目的开发打算依靠国外投资。加入计划的企业可以免交设备、配件和生产工艺所需物品的进口关税。
*近一段时间一连串因素的累积,使得乌国纺织业的竞争力急剧下降。**,有影响力的外贸公司根本不想和别人分享外汇收入,他们垄断质量*好的棉花,迫使加工商为办理出口合同和外汇业务而疲于应付一堆官僚手续,并启用价格战术。在国际市场价格剧降期间,乌国对国内纺织企业的棉花供应价格仍然持平甚至高于国际价格,这使得国内企业在价格上就无法同进口乌国棉花的厂家竞争。
其次,高税赋成为严重影响乌国纺织业发展的障碍,并造成纺织企业财务状况*不稳定,行业内12%的企业亏损。
第三,棉纤维和纺织产品的生产技术落后,固定设备大量失修,皮棉加工工艺更为落后。乌国生产的棉布主要用来生产床单和个别种类的日常服装。对用于制作男衬衣的衬衣布、牛仔布和细棉布,还有各种现代丝布,国内甚至不能生产。乌国**能生产毛料布的企业“Касансай-Текмен”已濒临倒闭,现在已经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