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记事儿起,我就生活在乌鲁木齐,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儿时记忆里,穿梭在大街小巷,时不时便能见到“叮叮当当”的老手艺,骑着自行车拖着长音喊“弹棉花”的男人……随着城市发展,乌鲁木齐身上的“乡土气”没了,留下的是令人无限遐想的老街名。就好像好奇的孩子经过长江路时都会指着“棉花街”的牌子问大人:“为什么要叫棉花街?这里明明没有棉花呀!”
早在152 0173 3840年 棉花街就形成了
乌鲁木齐棉花街当然没有棉花了,那只是很久以前的“传说”。至于有多久,据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史志办说,早在152 0173 3840年,棉花街就形成了,当时人烟稀少,仅有几户人家,以种植苜蓿为生。民国29年,为开拓市场,管理者将部分手工业者迁至棉花街。因迁来的大多数手工业者多以弹棉花和打麻绳为生,人们便以行业定名,称此处为“棉花街”。
如今,棉花街上的厂子都已不复存在,留下的是上世纪80年建设的老小区以及满载回忆的几代人。
早上20时30分许,棉花北街的特色餐馆已准备就绪,迎接着慕名而来的食客。车辆一辆接一辆驶入,忙坏了引路的保安。棉花南街的商户们也不甘示弱,一边将货品搬到门外,一边吆喝着招揽顾客。不远处,手工馍馍店的蒸笼冒着热气,鞋店传出清脆得“叮当”声……
“我来乌鲁木齐20多年了。那会儿道路还没这么宽,栽得都是小树苗,什么餐馆、茶馆、连锁店,一个都没有。”鞋匠项仙吾回忆道,8年前棉花街改造,在路边修鞋的他跟着大伙儿一起搬进了门面房,看着日渐失去竞争力的老手艺退出市场,看着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者涌入街巷,看着马路拓宽,看着整条街换新颜。
“6号院”其乐融融 居民之间更像家人
棉花街的尽头,有一个“6号院”,也叫棉北小区。夏天,居民们都会坐在院子里乘凉。
一个9个月大的宝宝腆着圆咕隆咚的小肚子,探出半个身子望向居民手里的袋子。一边流着口水,一边咿咿呀呀地嘬着手指。居民看到他呆萌的样子,忙掰了一小块馕,塞进宝宝嘴里。看着小宝宝专注吃馕的样子,居民们都乐了。
正笑着,一位居民抱着堆黄瓜、豇豆就来了:“依明师傅的儿子给大家拉了一车菜,快去拿吧。”
依明是棉北社区的老党员,以前是名锅炉工,不管谁家需要帮忙,他都会无条件上门服务,还主动当起院子的“管家”,砌花坛、装桌椅、维修网管……别看老爷子快70岁了,干活一点都不含糊。受依明的影响,同样是党员的妻子和儿子也格外照顾街坊邻里。“我今年40多岁了,有两个孩子。虽说现在已经不住这了,但每天还是要回来看看。”依明的儿子艾合买提说,直到现在,不管院子里谁家有事,他都会**时间接到电话,居民间的信任已超出邻里范畴,更像是家人。
居民合计着过几天等大家都闲了,买上两三只羊,在院子里支口大锅,热热闹闹搓一顿。他们说还要邀请炉院街片区棉花北街社区的朋友们。“这半年来,棉花北街社区书记带着工作人员常往这院子跑,大事小事没少操心。”艾合买提说,现在棉花街变了,街道干净了,风气也正了。棉花北街社区已经把居民想要健身器材的事儿上报了,估计很快就能梦想成真了。
这就是棉花街的故事,虽然城市化改变了这条街的面貌,但沉淀了数十年的老街情怀仍在。如果你静下心来到这条街上走走转转,一定能找到家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