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盘棉苗从塑料大棚中端出来放置在移栽机架上,跟随移栽机缓缓前行人们把棉苗放入旋转的投苗器中……移栽机过处,刚才还是裸露的土地,现在已神奇地显出了一行行嫩绿的棉苗。这是记者今天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五0团看到的情景。
经历了4月雨雪霜冻、沙尘暴轮番袭击后,深入准嘎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大漠70公里的一五0团,迎来了5月阳光明媚、气润风清“育苗棉花移栽”的大好时机。
团长王建彬介绍,该团是“棉花育苗移栽技术集成与示范”团之一。
据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52 0173 3840年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地膜植棉技术,平均单产比以往翻了一倍;之后发明了保温、保墒效果更佳的宽膜替代窄膜,形成了“矮化、密植、早熟、地膜覆盖”的栽培模式,1997年兵团500多万亩平均单产皮棉突破100公斤,成为大面积平均单产世界之*。2000年起,兵团推广以“精准种子、精准播种、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收获”及“田间作物生长与环境动态监测”为主要内容的“精准农业”,2007年750多万亩平均皮棉单产超过140公斤。
地膜植棉使得过去许多风险棉区成为稳产高产棉区,不宜棉区成为宜棉区——人们将此称为 “白色革命”。
但是,地膜植棉技术仍然不能根本抗拒春末夏初灾难性天气对棉花造成的毁灭性影响。此外,伴随着“白色革命”而来的是 “白色污染”,农田残膜已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
据主管农业工作的兵团副司令员胡兆璋介绍,2006年兵团启动了“棉花育苗移栽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实践证明,棉花育苗移栽可避开灾害性天气,根治“白色污染”。
播种前30天育苗,棉苗长出2片至4片叶、室外气温稳定在18℃时,即移栽到大田,成活率95%以上;净增单产籽棉2——3成,亩净增收益200多元人民币。
“棉花育苗移栽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以农八师和农二师为主,每个植棉师、团都有示范基地,一些团已实现了棉苗机械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