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粮
1. 稻谷
(1)稻谷的保管特点:稻谷的颖壳较坚硬,对籽粒起保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虫害及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因此,稻谷比一般成品粮好保管。但是稻谷易生芽,不耐高温,需要特别注意。
大多数稻谷无后熟期,在收获时就已生理成熟,具有发芽能力。同时稻谷萌芽所需的吸水量低。因此,稻谷在收获时,如连遇阴雨,未能及时收割、脱粒、整晒,那么稻谷在田间、场地就会发芽。保管中的稻谷,如果结露、返潮或漏雨时,也容易生芽。稻谷脱粒、整晒不及时,连草堆垛,*度易沤黄。生过芽和沤黄的稻谷,品质和保管稳定性都大为降低。
稻谷不耐高温,过夏的稻谷容易陈化,烈日下暴晒的稻谷,或暴晒后骤然遇冷的稻谷,容易出现"爆腰"现象。
新稻谷入仓后不久,如遇气温下降,往往在粮堆表面结露,使表层粮食水分增高,出现气面粮现象,不利储藏。
(2)稻谷的保管方法
①保证入库粮质:水分大、杂质多、不完善粒含量高的稻谷,容易发热霉变,而不而久藏。因此,提高入库稻谷质量,是稻谷安全储藏的关键。稻谷的安全水分标准,应根据品种、季节、地区、气候条件考虑决定。一般籼稻谷在13%以下,粳稻谷在14%以下。杂质和不完善粒越少越好。如入库稻谷水分大,杂质多,应分等储存,及时晾晒或烘干,并进行筛选或风选清除杂质。
②适时通风:新稻谷往往呼吸旺盛、粮温较高或水分较高,应适时通风,降温降水。特别一到秋凉,粮堆内外温差大,这时更应加强通风,结合深翻粮面,散发粮堆湿热,以防结露。有条件可以采用机械通风。
③低温密闭:充分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进行通风,使粮温降低到10℃以下,水分降低到安全标准以内,在春暖前进行压盖密闭,以便安全度夏。
2.小麦
(1) 小麦的储藏特点
①吸湿性强:小麦种皮较薄,含有大量的亲水物质,*易吸附空气中的水汽。其中白皮小麦的吸湿性比红皮小麦强,软质小麦的吸湿性比硬质小麦强。吸湿后的小麦籽粒体积增大,容易发热霉变。
②后熟期长:小麦有明显后熟期,一般春小麦的后熟期较长,可达6-7个月,冬小麦后熟期相对较短,也为1-2.5个月。红皮小麦又比白皮小麦的后熟期长。小麦在后熟期间,酶活性强,呼吸强度大,代谢旺盛,容易导致粮堆"出汗"、发热和生霉现象。
③能耐高温:小麦具有较强的耐热性。据试验,水颁17%以下的小麦,在温度不超过54℃时进行干燥,不会降低发芽率,磨成的小麦粉工艺品质不但不降低,反而有所提高,所以小麦可以采用高温储藏。
④呼吸特性:完成后熟的小麦,呼吸作用微弱,比其它谷类粮食都低。红皮小麦的呼吸作用又比白皮小麦低。由此可见,小麦有较好的耐藏性,一般正常条件下储藏2-5年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品质。
⑤易受虫害:小麦是抗虫性差、染虫率较高的粮种。除少数豆类专食性虫种外,小麦几乎能被所有的储粮害虫侵染,其中以玉米蟓、麦蛾等为害*严重。小麦成熟、收获、入库季节,正值害虫繁育、发生阶段,入库后气温高,若遇阴雨,就造成害虫非常适宜的发生条件。
(2) 小麦的储藏方法
①严格控制水分:由于小麦吸湿性能力强,小麦储藏应注意降水、防潮。应充分利用小麦收获后的夏季高温条件进行暴晒,使小麦水分控制在12.5%以下,再行入库。小麦入库后则应做好防潮措施,并注意后熟期间可能引起的水分分层和上层"结顶"现象。
②高温密闭储藏:小麦趁热入仓密闭储藏,是我国传统的储麦方法。通过日晒,可降低小麦含水量,同时在暴晒和入仓密闭过程中可以收到高温杀虫制菌的效果。对于新收获的小麦能促进后熟作用的完成。由于害虫的灭绝,小麦含水量和带菌量的降低,呼吸强度大大减弱,可使小麦长期安全储藏。
小麦趁热入仓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三伏盛夏,选择晴朗、气温高的天气,将麦温晒到50左右,延续2小时以上,水分降到12.5%以下,于下午3点前后聚堆,趁热入仓,散堆压盖,整仓密闭,使粮温在40以上持续10天左右,日晒中未死的害虫全部死亡。达到目的后,根据情况,可以继续密闭,也可转为通风。
③低温密闭储藏:小麦虽能耐高温,但在高温下待持续储藏长时间也会降低小麦品质。因此,可将小麦在秋凉以后进行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充分散热,并在春暖前进行压盖密闭以保持低温状态。低温储藏是小麦长期安全储藏的基本方法。
小麦还可以在冷冻的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品质,如干燥的小麦在-5℃的低温条件下进行春化,有利于生命力的增强。因此,利用冬季严寒低温,进行翻仓、除杂、冷冻,将麦温降到0℃左右,而后趁冷密闭,对于消灭麦堆中的越冬害虫,有较好的效果,并能延缓外界高温的影响。
3.玉米
(1) 玉米储藏特点
①玉米原始水分大,成熟度不均匀。玉米在我国主要产区北方,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玉米果穗处有苞叶,在植株上得不到充分的日晒干燥,新收获的玉米水分一般可达20%-35%,在秋收日照好,雨水少的情况下,玉米含水量也在17%-22%在右。
玉米的成熟度往往不很均匀,这是由于同一果穗的顶部与基部授粉时间不同,致使顶部籽粒成熟度不够。成熟度不均匀的玉米,不利于安全储藏。
②玉米的胚大,呼吸旺盛。玉米的胚几乎占玉米籽粒总体积的1/3,占籽粒重量的10%-12%.玉米的胚含有30%以上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可溶性糖,所以吸湿性强,呼吸旺盛。据试验,正常玉米的呼吸强度要比正常小麦的呼吸强度大8-11倍。玉米的吸收和散发水分主要通过胚部进行。
③玉米胚部含脂肪多,容易酸败。玉米胚部的脂肪含量为33%-41%,胚部的脂肪酸值远远高于胚乳,酸败**从胚部开始。
④玉米胚部的带菌量大,容易霉变。玉米胚部营养丰富,微生物附着量较多。据测定,玉米经过一段储藏后,其带菌量比其他禾谷类粮食高得多。玉米胚部是虫霉**为害的部位,胚部吸湿后,在适宜的温度下,霉菌即大量繁殖,开始霉变。
(2) 玉米储藏方法
①分等级:分水分不同入仓。玉米入仓时要做到按含水量不同、按等级不同分开保藏。为安全储藏打下初步基础。水分含量高的玉米入库前应进行烘干。
②低温密闭:根据玉米的储藏特性,适合低温、干燥储藏。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干燥密闭,一种是低温冷冻密闭。南方地区收获后的玉米有条件进行充分干燥,在降低到安全水分之后过筛入仓密闭储藏。北方地区玉米收获后受到气温限制,高水分玉米降到安全水分是很有困难的,除有条件进行烘干降水外,基本上可采用低温冷冻入仓密闭储藏。其作法是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摊凉降温,粮温可降到-10℃以下,然后过筛清霜、清杂,趁低温晴天入仓密闭储藏。
③玉米果穗储藏:玉米不脱粒,果穗储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经验,很早就为我国农民广泛采用。由于果穗堆内孔隙度大(可达51.7%),通风条件好,又值低温季节,因此,尽管高水分玉米果穗呼吸强度仍然很大,也能保持热能代谢平衡,堆温变化较小。在冬春季节长期通风条件下,玉米得以逐步干燥。当水分降到14.5%-15%时,即可脱粒转入粒藏。
玉米果穗储藏,籽粒胚部埋藏在果穗穗轴内,对虫霉侵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穗轴内的养分在初期仍可继续输送到籽粒内,增加籽粒的养分。
但果穗储藏占用仓容量大,增加运输量,因此,尚不适合国家粮库储藏。
4.高粱
(1)高粱的储藏特点:高粱主要产于东北地区,其次是华北。东北地区收获高粱期间,由于气温往往受到早霜的危害,因而新粮的水分大,未熟粒多,新收获的高粱水分一般在16%-25左右。高粱种皮内含有丹宁、高粱所含的丹宁能够降低种皮的透水性,并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高粱储藏期间遇到不适宜的条件,容易发热霉变,而且发热的速度较快,在开始变化时,粮面**湿润(出汗),颜色变得鲜艳,以后堆内逐渐结块发湿,散落性降低。一般经过4-5天,即可发生白色菌丝。如再经2-3天,粮温即迅速上升。胚部出现绿色菌落,结块明显,如不及时处理,整个变化约15天左右,粮温可上升到50℃-60℃,严重霉变,丧失食用品质。
⑵ 高粱储藏方法
①干燥除杂:新收获的高粱,具有水分大、杂质多的特点,在征购中要做到分水分、分等级入仓,对于不符合安全储藏的高粱必须适时晾晒,使水分降到安全标准以内,如温度为5℃-10℃,相对安全水分应在18%以下和17%以下。
②低温密闭:高粱的特性是适于低温储藏,因此,应充分利用寒冬季节降温后密闭保管,经过干燥除杂、寒冬降温的高粱,一般可以安全度夏。
5.谷子、糜子
(1)谷子、糜子的储藏特点:谷子、糜子的外壳(即内、外稃)比较坚硬,对虫、霉的侵害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谷子、糜子的耐热性较强,虽在烈日下暴晒或初期发热,经加工后对米质无大影响。
谷子、糜子多种植在较干旱的地区,籽粒又小,容易干燥,一般水分在10%左右,*高不超过12%-14%.因此,通常认为谷子、糜子容易保管。东北地区秋雨较多时,谷子*大含量也可到14%-16%,水分较大的谷子、糜子,由于粮堆空隙小,湿热不易散发,如管理不当,仍然会发热和霉变。
(2)谷子、糜子的储藏方法:低温储藏是确保谷子、糜子安全过夏的*好措施。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对含水量在13%左右的谷子,可在1-2月份将粮温降到-10℃左右,清杂后密闭储藏,可以安全过夏。可在入库前将水分降到12.5%以下,于土圆仓或露天囤储藏,只在气温较高时向阳面和上部有发热现象,所以在入夏之前,应加以苫盖,防止阳光直晒。
干燥降水以早春为宜,就冷入仓,上面可压盖异种粮(绿豆、赤豆),防止蛾类害虫。
6.大豆
(1)大豆的储藏特点:大豆粒圆,种皮光滑,籽粒坚硬,抗虫霉能力较强,但破损的大豆易于变质。大豆籽粒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在空气湿度大时容易吸湿,经夏季高温影响后,易变色变味,严重的发生浸油,同时,高温高湿还易使大豆发芽率降低。
在相对湿度为70%以下,大豆的吸湿性弱于玉米和小麦,但在相对湿度为90%时,大豆的平衡水分则大于玉米和小麦,因此,储藏大豆要特别做好防潮工作。
大豆水分超过13%以上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豆粒发软,然后在两子叶靠胚部位的色泽变红,俗称"红眼",以后豆粒内部红色加深并逐渐扩大,俗称"赤变",严重时,子叶蜡状透明,有浸油脱皮现象。
(2)大豆的储藏方法
①充分干燥:大豆脱粒后要抓紧整晒,降低水分。需要长期储藏的大豆水分不得超过13%,含水量再高,就容易霉变。
②适时通风:新入库的大豆籽粒间水分不均匀,加之后熟作用,呼吸旺盛,大豆堆内湿热积聚较多,同时正值气温下降季节,*易产生结露现象。因此,大豆入库3-4周左右,应及时通风,散显散热,以增强大豆的耐藏性。
③低温密闭:在严冬季节将大豆进行冷冻,采用低温密闭储藏,既可以隔绝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和害虫感染,又能防止浸油、赤变,有利于保持大豆的品质。
7.花生
(1)花生的储藏特点:花生为豆科植物,它带壳的果实叫花生果,脱壳的种子叫花生仁或花生米。花生种子含油量高,约为45%,同时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花生收获期正值晚秋,气温较低,收获水分约为30%-50%,所以容易遭受冻害,受冻的花生粒变软,色泽发暗,含油量降低,酸值增高,食味变哈,易受霉菌侵害。因此,适时收获,及时干燥、清理,对花生的安全储藏十分重要。
花生仁皮薄肉嫩,在干燥过程中容易裂皮变色,甚至产生焦斑,所以花生的干燥应以花生果晾晒和烘干为主。
花生在储藏期间的劣变现象主要地生霉、变色、走油和变哈。花生果的水分超过10%,花生仁水分超过8%,进入高温季节即易生霉。花生霉变要特别注意黄曲霉菌的感染,花生及花生制品是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粮种之一。
花生的种皮(谷称红衣)由于受光、氧气、高温等影响容易变色。如从原来新鲜的浅红色变为深红色,以至暗紫红色,说明品质开始降低,应立即采取措施,改善储藏条件。
(2)花生储藏方法
① 花生果储藏:花生果在仓内散存或露天散存均可,要求水分控制在10%以内,堆高不超过2米。在冬季通风降温以后,趁冷密闭储藏,效果更好。
②花生仁储藏:花生仁的储藏要合理掌握干燥、低温、密闭三个环节。对于长期储存的花生仁必须控制水分在8%以内,*高堆温也不宜超过20℃,并适时密闭防止虫害感染和外界温湿度影响,保持堆内低温、低湿,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保持花生仁的品质。
花生仁也可以进行气调储藏,如在真空度为400毫米汞柱的情况下,充以适量的氮气,可以抑制花生的呼吸强度和虫霉侵蚀。
此外,花生在储藏中,*易遭致鼠害,应注意加强防鼠工作。
8.油菜籽
(1)油菜籽的储藏特点:油菜籽皮薄,蛋白质含量高,吸湿性能力强容易生芽。油菜籽含油量高,脂肪氧化时能放出较多的热量与水汽,加之油菜籽籽粒细小,孔隙度小,不易散热,因此,高温季节很容易发热霉变,特别是收获时,雨水多、湿度大,更易吸湿生芽和发热霉变。油菜籽呼吸强度比其它粮食大,高水分的油菜籽如保管不当,一夜之内就能霉变,降低品质。因此说,油菜籽的储藏稳定性差。
(2)油菜籽的储藏方法:要切实做到干燥低温,不分控制在8%-9%,夏季储藏温度28℃-30℃,春、秋13℃-15℃,冬季0℃-8℃,这样才能较长期保管。如果散存,其堆高以1.8-2.3米为宜,包装储存可码12包高。对于水分在10%-12%的半安全油菜籽,要加强检查,可估做短期储存。12%以上的不安全油菜籽,应整晒后入库。如遇连绵阴雨,要采取通风、摊晾、缺氧、化学处理等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入库后已干燥的油菜籽,在储藏过程中仍应注意密闭防潮和合理通风,保持仓库干燥和粮堆低温。
9.棉籽
(1)棉籽的储藏特点:棉花是锦葵科植物,它的种子叫棉籽,是种植棉花的副产品。 种子外面包有短绒的叫毛棉籽,其含油量为15%-16%,脱绒后的叫光籽,含油量约20%,棉籽是一种重要的油料。
棉籽的耐储性与收获期有较大关系,一般霜前收获的毛棉籽,质坚仁饱,水分低,植绒较长,容易保管。霜后采下的,壳软仁瘪,水分大,不适宜长期储藏。经过多次脱绒的棉仁,因皮壳受损,防潮性能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生理活性较强,应迅速加工处理。
(2)棉籽储藏方法:毛棉籽具有坚硬的外壳,壳外有短绒,壳与仁之间具有空气层,所以有良好的抗潮抗压性能,且其散落性小,导热性低,所以有条件进行露天储存。露天储存应选好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流畅的地基,因地制宜做好垛脚,并将棉籽水分降至12%以下,然后选择气温较低的天气进行堆垛。堆垛方式可采用边垛过踩边打的一次成垛法、切削堆垛法和麻袋筑围堆垛法。堆垛的原则是结实,有利排水和保持垛底干燥。
10.蚕豆
(1)蚕豆的储藏特点:蚕豆是以含淀粉、蛋白质为主的种子,只要把水分降低到安全含水量12.5%以下,其储藏期间的稳定性是比较好的。在储藏期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预防蚕豆象的危害的种子变色。
被蚕豆象为害的蚕豆,发芽率下降,品质劣变,损耗增加,虫害严重时,还能引起蚕豆发热。种子变色是由于蚕豆皮层内含有多酚氧化物质及酪氨酸等,在空气、水分、温度的综合作用下,使氧化酶活性增强,加速了氧化反应,使蚕豆皮色由原来的绿色或乳白色逐渐变成褐色、深褐色以至红褐色或黑色等。
(2)蚕豆储藏方法
①防止变色:蚕豆储藏只要把水分降至12.5%以下,并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发热霉变等不良变化很少发生。再采用低温、干燥、密闭、避光的方法储藏,对防止蚕豆变色有较好效果。
②防治蚕豆象:从蚕豆象的生活史来看,成虫产卵和孵化幼虫是在田间进行的,而化蛹和羽化虫则是在蚕豆保管过程中完成的。蚕豆收获入库到7月底为止,正是幼虫期和蛹期,应在幼虫很小时抓紧治杀,可用磷化铝或氯化苦熏蒸。整个熏蒸工作应在7月底前完成。熏蒸结束后应及时放气通风,以防蚕豆变色。
11. 甘薯
(1)甘薯的储藏特点:甘薯又名地瓜、红薯、红苕等,是块根作物,甘薯与其它粮食不同,块根内含大量水分,保管甘薯的环境要求较高的湿度,*适的相对湿度为85%-90%,甘薯储藏对温度要求也很严格,温度高于18℃易生芽,低于10℃易引起腐烂。湿度过低易使薯块干缩糠心,湿度过高则易使薯堆表面结露引起病害。一般认为,病害是引起甘薯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严重、*普遍的病害是甘薯黑斑病和软腐病,因此,保管甘薯要做好防病、防腐工作。
(2)甘薯保管的方法:地窖保管法是保管甘薯*常驻用的方法,集体和农户都可采用。根据各地气候特点的不同,储存甘薯的地窖多种多样,如井窖、棚窖、埋藏窖等等,但管理措施都大致一样。
甘薯入窖之前,应对窖内进行消毒,方法是,用石灰浆涂抹窖壁,或用福尔马林0.5公斤加水25公斤喷洒,如是旧窖,应先将窖内四壁的旧土铲除一层。经过剔除破伤、疡疤、虫蚀的好薯块,小心装窖,轻拿轻放,合理堆放。窖内不要装得太满,一般只装二分之一,*好是分层堆放,每层薯块厚度约30厘米左右,堆一层,撒一层干沙土,每层沙土留开几个碗口大小的空隙,各层的空隙互相错开,以利调节各层薯块的水分和温度。
防治甘薯黑斑病可用抗菌剂"401"处理,做法是,当甘薯入窖后,在薯堆上覆盖一层稻草,按"401"0.1公斤加水2.5公斤,喷625公斤甘薯的比例,把药剂喷洒在稻草上,封窖4天,取出稻草敞窖通风,再按常规方法保管。
甘薯和入窖后的管理要根据气候季节的变化情况,适时掌握好窖口的启闭,尽量调节窖内温、湿度在*适范围内,一般要求把好三关。
入窖防汗关,入窖初期30天左右为发汗期,鲜薯呼吸旺盛,放出大量的水分和热量,这一段时间内,一般白天要打开窖门通风,晚上关闭,使窖温稳定在12℃-15℃。
"进九"防冻关,冬季"进九"后,要视天气情况,适时封闭窖门,必要时还要在窖门口加覆盖物保温,保证窖内温度*低不低于10℃。
春后防热关,春暧后,气温回升,应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时通风或密闭,使窖内温度*高不超过18℃。
二、成品粮
1. 大米
(1) 大米的储藏特点
①储藏稳定性差:大米没有外壳保护,营养物质直接暴露于外,因此,对外界温度、湿度、氧气的影响比较敏感,吸湿性强,害虫、霉菌易于直接危害,易导至营养物质加速代谢。大米中含有较多的米糠和碎米,堵塞了米堆的空隙,内部积热不易散发。糠粉中含有较多的脂肪,易氧化分解,使大米的酸度增加。所以大米比稻谷容易受潮、发热、生霉、生虫、不耐储藏。
②容易陈化:大米储藏日久,色泽逐渐变暗,香味消失,出现糠酸味,酸度增加,粘性下降,吸水量减少,持水能力减退,食用品质降低。水分越大,温度越高,储藏时间越久,陈化越严重。
③容易爆腰:大米适宜低温储藏,但不宜直接吹风或骤然冷却,只可在常温下缓慢降温。大米适宜干燥储藏,但不宜高温烘干或阳光直射暴晒,只可在低温环境中缓慢降湿。否则都易造成大米爆腰,降低品质。
(2) 大米储藏方法
①适时通风:从大米全年储藏的角度看,大米在冬季通风*有利,既能降温,又可散湿。在夏季,对于短期内供应周转的大米,采用包装堆放,也要合理通风。过夏的大米,不宜在春季摊晾和通风。
②低温密闭:冬季加工的大米,如水分、杂质含量在安全标准以内,趁冬季通风,使粮温降低至10℃以下,春暖前密闭储藏,一般可延长保管期一个月左右。
③"双低"储藏:"双低"是指低氧、低剂量药剂储藏,需要密封条件。磷化铝片剂埋入粮堆,施用剂量比常规熏蒸减少80%-90%."双低"储藏对抑制大米呼吸强度,防治虫霉为害,保持大米的色泽与香味,延缓大米陈化有较显着的效果,也是保证高水分大米过夏的较好办法。
④充二氧化碳密封储藏:选择气密性好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制成一定规格的包装袋,装入大米的同时,充入二氧化碳密封储藏。可以有效地抑制害虫和霉菌的活动,并具有保鲜效果。每袋容量可根据需要为1-5公斤,方便销售和使用。
2. 小麦粉
(1) 小麦粉的储藏特点
①容易发热霉变:小麦粉颗粒细小,与外界接触面积大,吸湿性强,同时粉堆孔隙小,导热性特差,*易发热霉变。刚出机的小麦粉温度高,未经摊晾即行码垛,往往也易引起发热。小麦粉发热多从水分大、高度高的部位开始,然后向四周扩散。
②容易发酸变苦:小麦粉在高湿高温的环境下储存或储存时间过久,其中的脂肪容易在酶和微生物或空气中氧的作用下被不断分解产生低级脂肪酸和醛、酮等酸、苦等异味物质,使小麦粉发酸变苦。
③容易结块成团:小麦粉颗粒小,堆垛下层常易受压结块成团。储藏时间越长,水分越大,结块成团就越严重。
(2) 小麦粉储藏方法
①注意储藏条件:小麦粉是直接食用的成品粮,要求仓房必须清洁、干燥、无虫,包装材料洁净无毒,切忌与有异味的物品堆放在一起,以免吸附异味。
②合理堆放:小麦粉储藏多为袋装堆放。干燥低温的小麦粉,宜用实堆,大堆,以减少接触空气的面积;新加工的热机粉宜堆小堆,通风堆,以利散湿、散热。不论哪种堆型,袋口都要向内,堆面要平整,堆底要铺垫好,防止吸湿生霉。堆垛高度应根据粉质和季节气候而定,水分在13%以下的小麦粉,一般可堆高20包。长期储藏的小麦粉要适时翻桩倒垛,调换上下位置,防止下层结块。大量储存小麦粉时,新陈小麦粉应分开堆放,便于推陈储新。
③密闭防潮:由于小麦粉吸湿性强,导热性差,采取低湿入库密闭储藏,可以延长安全储藏期限。即在春暖以前,将水分在13%以下的小麦粉,利用自然低温入库密闭储藏。密闭方法,可采用全仓密闭或粮堆压盖密闭,也可采用塑料薄膜密闭粮堆的方法。这样既可防潮、防霉,又能形成一定的缺氧环境,减少氧化作用和害虫感染。
④严防虫害:小麦粉容易生虫,一旦生虫较难清除,熏蒸杀虫效果虽好,但虫尸仍留在粉内,影响粉质和食用。因此,小麦粉应严格做好防虫工作。防虫的主要办法是彻底做好小麦、面粉厂、面袋及仓库器材的清洁消毒工作,以防感染。
3. 油脂
(1)油脂的储藏特点:油脂在储藏期间的主要变化是在温度、水分、光线、氧气、杂质等作用下发生酸败变质。酸败变质的油脂,游离脂肪酸增加,透明度减少,颜色变深,有哈喇味甚至臭味,食用品质大为降低。所以,油脂安全储藏的关键是防止酸败变质。
(2)油脂储藏方法
①严格控制油脂入库质量:油脂含水多、含杂质多,容易引起酸败变质。要求油脂在入库或装桶前认真进行检查检验,符合安全储藏要求的,才能装桶入库,否则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一般油质要求,含水量不起过0.2%,杂质含量不超过0.2%,酸值4-6.
②保证装具清洁、不渗漏:装具的清洁与否,对油脂质量和储藏稳定性影响很大,要求装油前认真做好装具的清洁工作,除去装具内的油脚、铁锈和异味。同时还要检查有无渗漏、破损情况,一旦发现要及时修补。油脂装具要在清洁、修补后,经干燥才能装油。
③合理灌装:向油桶灌油时,不宜灌得太满,以免发生泼撒、外溢、膨胀,甚至在高温季节的爆炸事故。但灌得太少,也浪费装具,并且油桶内空气太多,易发生氧化酸败。一般每个标准油桶灌油152 0173 3840公斤-180公斤。
④密封静置:密封可以防止外界污染,避免日光照射和与空气过多地接触,静置可起沉降作用,使水分和杂质沉于容器底部,因此可提高油脂的品质。这种措施对大型油池的作用更为明显。
⑤合理堆放:露天堆存时,将油桶一边垫高,桶身呈10度倾斜,以防雨水浸入。库内堆放时,可采用品形堆或多层堆。各种不同品种的食用油、精油和毛油,出口和内销等都应分别堆放,有条不紊。特别是食用油与工业油的包装要加区别,桶外加标记,*好不同放在一个库内。
⑥储油场所要求没有日光直接照射、干燥和清洁。对储存的油脂要定期检查酸值、色泽和气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种子粮
1. 保管种子粮的要求
保管种子粮除了和保管一般食用粮一样,要求防止发热霉变、虫蛀、鼠害之外,还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种子的发芽力:这是保管种子粮的首要要求,发芽力高,种子利用率就高,不仅节约了种子用量,更重要的是保证全苗、壮苗、为丰产打下基础。
(2)保持种子的纯度与净度:纯度是指本品种粒数占全粒数的百分比。净度是指本品种健康完整粒数占总数的百分比。种子的纯度和净度越高,种子质量就越高,秧苗生长和成熟期一致,异种粮和杂草少,粮食产量高、质量好。
2. 保管种子粮的方法
(1)选种除杂: 为了保证种子的纯度和净度,在粮食收获时应认真选种,可以进行穗选或块选,大块种子田要做好除稗防病工作。 收割后要进行单独脱粒、单独晾晒、单独存放,并应晒干扬净,彻底去杂除稗。
(2)控制水分与粮温:种子粮的安全水分标准比一般食用粮应低1%左右,若水分较大,容易发热生霉,冬季还易冻伤。据试验,种子水分在17%以上时,就不宜在低于-5℃的温度下冷冻,否则会影响种子的发芽力。干燥种子温度过高,易使蛋白质受热变性,降低种子的发芽力。因此,种子不宜摊在油布或沥青地面上暴晒,以防烫伤种子。烘干种子时应控制好温度。
(3)合理存放:种子粮应存放在条件较好的仓库中。入库前,应对仓库、器材认真进行消毒,然后按种子的品种、等级分开存放,不能使用塑料袋储存种子。种子包装堆垛高度要比一般食用粮低,散装种子堆高一般不应超过2米。
(4)适时通风密闭:种子粮一般应以通风保管为主。在低温干燥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密闭,对种子发芽力影响不大,同时可以延缓外界温、湿度对粮堆的影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感染害虫。但是不宜长期密闭,特别是高水分种子粮在高温季节更不能密闭,否则会因严重的缺氧呼吸而破坏种子的发芽力。水分越高,温度越高,经密闭保管后种子的发芽力受害越大。
(5)注意用陈储新:由于种子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陈化和衰老,即使在保管条件较好的情况下,种子粮也不宜储存太久,应注意用陈储新,定期轮换。
(6)加强检查:对种子粮的检查,要比一般食用粮更严更细,特别是新收获的种子粮,生命活动旺盛,更应加强检查。检查内容除水分、温度、虫害及霉变等项目外,还应定期检查种子的发芽力。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全面检查,发芽力低的需增加播种量或另处调换种子,以免耽误农时,影响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