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武汉疫情爆发以来,
本文来源于医药经济报,作者为李弘,经亿欧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2月3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透露,我国口罩总体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是全球产能*大的。N95、医用外科口罩的供应能力足够,但恢复需要时间。
自武汉疫情爆发以来,口罩、防护衣、护目镜等健康防护类产品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本文以口罩为例,通过对供需现状的分析,探讨口罩类医疗产品短缺的根源并提出具体改善对策,希望对抗击疫情有所帮助。
占全球口罩产量半壁江山,为何供应紧张?
先来看一下我国口罩产业的产能。据工信部估算,我国口罩*大产能为每天2000多万只,占据全球口罩产量半壁江山。按说这个产能是非常高的,但为何在需要时却捉襟见肘,供应紧张?笔者分析有如下四种原因。
存货不够遭遇需求爆发
2003年非典时期,口罩的需求经历了一波高峰。此后至今17年来,口罩需求一直保持较为平稳的状态。同时,由于口罩的产能较大、流通便利、有效期不长,医院和生产企业通常只保持一两周的库存。普通民众对口罩的需求不高也没有储备口罩的意识。种种原因,造成了口罩的存货有限。而此次武汉疫情的爆发存在突然性,口罩的需求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被引爆。从医院到药房,从超市到工厂,有限的口罩存货被各种渠道迅速消解。此外,疫情爆发正值春节假期,多数口罩生产企业也已放假,短时间复工存在一定困难。截止1月底,在各方大力支持下,产量才逐步攀升到*大产能的60%左右,然而还是赶不上与日俱增的海量需求。
制造复杂因此增产不易
能起到疫情防护作用的口罩基本都属于二类医疗器械。按照我国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口罩可分为如下两种:
**种是医用外科口罩,属于手术室感染控制用品。这种口罩通常由面罩、定形件、束带等组件组成,一般由
第二种为医用防护口罩,属于医护人员防护用品。这种口罩通常由一种或多种对病毒气溶胶、含病毒液体等具有隔离作用的面料加工而成。在呼吸气流下仍对病毒气溶胶、含病毒液体等具有屏障作用,且摘下时,口罩的外表面不与人体接触。使用时,戴在面部,用于防止来自患者的病毒向医务人员传播。
口罩看似结构简单,其实制造难度并不低。其生产过程必须在洁净室内完成,还需要使用自动化设备,并且要对成品进行灭菌。灭菌之后还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无菌及残留检测,因此口罩并非生产好就可以直接出货。疫情爆发以来,笔者也看到一些外行企业试图跨界生产口罩,但因洁净室、自动化设备、灭菌柜等硬件设施很难在短期内建立而*终作罢。
此外,医用防护口罩需要使用一种特殊的熔喷材料作为过滤层,这种材料的生产厂家并不多,产能也有限,如果原料供应跟不上,即使口罩厂家加班加点产能也上不来。
标准不一使得引进困难
由于口罩是标准化的医疗产品,因此必须符合相关标准才能合法上市。全球口罩标准主要包括中国、美国和
中国的口罩标准包括以下五种
《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
《GB152 0173 384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
美国和欧盟的主流标准分别为
《ASTM F2100-2019医用口罩用材料性能的标准规范》
《EN14683-2014医用口罩要求和试验方法》
这些标准对不同级别的口罩都有相应的定义和划分,但未经学习者很难识别,因此在口罩捐赠时也曾出现捐赠型号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遗憾。
口罩大国却非口罩强国
纵观全球口罩市场,中国是口罩生产大国但并非强国。据医疗人咖啡统计,我国有口罩生产企业近千家,但普遍规模较小,产品
一罩难求,症结何解?
针对以上症结,笔者提出一些对策供业界参考。
**,建议将口罩等防护类医疗产品列为战略物资,做到平时储粮、战时不慌。各地的疾控中心、医院、流通企业都应建立一定规模的库存。普通民众也可以购买一些作为家用储备以供不时之需。
其次,为了解决口罩有效期较短造成库存成本过高的问题,建议口罩生产企业通过稳定性研究适当延长口罩的有效期,药监部门也应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同时,针对不同使用场景,建议开发不同类型、易于区分、特点鲜明的口罩,以便用户能够精准理解*适合自己的口罩型号。例如,对于普通民众的日常防护,可以研发可重复使用的口罩,明确消毒方法和可重复使用次数等关键参数,确保口罩使用安全有效。此举将有助于降低一次性口罩的过快损耗和环境污染风险。
此外,作为口罩的使用大国,也应努力培育一批国产口罩龙头企业,形成五至十家产能较大、品质优异、长期可靠的国产口罩品牌。
关于口罩标准的兼容问题,此次药监部门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同时积累了出口产品通过等同评价快速审批的经验,这样的实践无疑为深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增添了新思路。相信在未来的医疗器械监管法规中也会得以体现。
*后,希望全社会都能增强健康防护意识,提升健康防护类产品的产量产能、技术水平和使用经验,为我们早日击败疫情,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