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
苦中作乐
152 0173 3840年,二战时期的英国政府由于物资短缺对服装实行配给制度:每人每年只能买一套新衣服,通过减少民用服装的产量,把腾出来的工厂和劳动力用于物资的生产。这种控制确保公平并减少民用服装生产,以保护原材料。政府分配给每个成年人很少的材料,为了帮助人们应对衣物配给,政府提出了“修补计划”,鼓励女性再利用自己或丈夫原来的衣服制定新套装,或是将毯子改制成衣服,延长其现有衣物的使用寿命。
当时,时尚杂志开辟专栏教人们如何将旧材料改造为时髦物件。蒙巴顿伯爵夫人甚至让她的裁缝用英国皇家空军多余的丝制导航地图做内衣。同时,英国政府还推出了“实用服饰计划”,强调衣饰应以平实简易风格为主。这项计划虽然听起来单调无味,但凭借赫迪·雅曼(Hardy Amies)和诺曼·哈特奈尔(Norman Hartnell)等时尚设计师的“妙手回春”,实用服饰也为女性的魅力加分不少。
生活环境的巨大转变也创造出新的潮流风向。《配给也时尚》一书作者朱莉·萨默斯(Julie Summers)称,二战时的女性追赶时尚潮流的脚步从未停止。“即便在战争年代,她们也想表现出自己独有的女性之美,并为此煞费苦心。”战时的灯火管制导致交通事故数量激增,于是英国便开始流行夜光的纽扣、胸针和手包;优雅的女士皮包也能放下防毒面具;她们还可以随意设计头巾以彰显个性。
为保持鲜亮的外表,英国女性用甜菜根汁作口红,在腿上涂抹乳液创造丝般质感。英国政府为保障女性工作安全,鼓励她们将头发剪短,时尚杂志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帮助政府呼吁女性改变造型时,都会强调新造型既实用又美丽。
一料多用
一件衣服在投入生产前,就已经约有15%的面料在裁剪环节遭到浪费。面料的浪费也意味着参与面料生产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也遭到了浪费,因此设计师尝试以各种方式减少面料浪费,实现面料*大化利用,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索取。
比利时先锋设计师马丁·马吉拉(Martin Margiela)一直十分关注时尚的二次翻新,他的设计**
现实有限的条件让设计师发现单一的材料有更多不同的用途,即使是生活上常见的东西,加上一点巧思可以制造更多的喜悦。比如,上世纪90年代,日本设计师津村耕佑以“Final Home”为主题,设计了拥有几十个口袋的外套。流浪者的街头智慧给了他启发,在他的设想中,每个口袋都可以塞入报纸来御寒,以应对恶劣的室外环境。如此,环保节约型设计也会变得充满乐趣。
文化高涨
疫情使人们放慢了脚步,并开始反思原来紧张、忙碌、快速的节奏究竟为生活带来了什么。这对服装文化发展是一个机遇,只有在“慢生活”中,人们才会更加关注服装背后的文化内涵,而服装文化就是消费文化的延伸。
人们从物质匮乏时代迅速过渡到产品同质化过剩时代,从物质消费过渡到了今天情感消费时代。如今,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5G的全面推进,一个全新的情感社交及低欲望物质消费正在快速崛起,意味着依赖大产能和低价竞争的时代逐渐落幕。
在人们的消费观念、商品消费价值的转变下,服装的“必选”产品属性下降,可选属性正在加强。在其蔽体、保暖的基础功能上,服装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精神内涵,例如对追求个性、差异化的年轻一代消费者而言,服装成为其传达思想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发自内心有灵魂的设计才会打动人。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任何产品如果没有文化与内容的加持,无疑都是没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9年李宁品牌的持续爆红,在文化自信高涨的时代,抓住国人集体对“体操王子”前运动员李宁的光辉记忆,将中国元素与自由“体育基因”相结合,品牌认同度显著提升。一个品牌打动人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而是背后的价值观和主张,李宁本人讲,他的梦想是要做一个伟大的中国体育品牌,也让人们在重新呈现的设计感背后看到了品牌的代表中国人不断拼搏的精神所在。
品牌文化顺应时代,关注当下的电影、电视剧、真人秀节目、明星名人对服装潮流的影响和**作用,影视作品往往可以带来新的服装文化及
创新是一切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服装文化也不例外,未来文化创意就是服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能给企业带来高溢价的品牌附加值也正源于此。在塑造品牌文化过程中,企业需要清楚地定位自身优势在哪里,与表达的主张合二为一。积攒文化底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中国服装企业要依托国家强大的文化优势,并灵活运用塑造出差异化的服装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