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的市场化改革、民营经济基础雄厚、独特的组织结构和发展模式,构成“浙江经济”丰富的内涵。*近,另外一个看上去大同小异的概念浮出了水面:“浙江人经济”。它所受到的关注程度决不亚于“浙江经济”。
资本外溢引出“浙江人经济”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有两件事情让浙江感到无比骄傲。一是,浙江凭借先发优势,成为全国经济发展速度*快、*活跃的地区之一;二是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300万浙江人活跃在全国乃至全球各地,做生意赚大钱。
截至目前,上海有5万多家浙江企业,其中有一定规模的有2000多家。浙江许多大企业如杉杉集团、均瑶集团、华立集团纷纷把总部迁往上海。在重庆,鞋业巨头、温州奥康集团联合其他企业投资10亿元打造的“西部鞋都”已正式奠基。在北京,全国*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大的灯具市场、奥运场馆等项目背后,都闪现着浙江人的身影。有数据表明,自“九五”以来,浙江已有7000多亿元民间资本进入全国各个领域,仅温州一地就有超过1000亿资本流向外省市。
不仅跨省,而且跨国。据统计,近五年来,浙江新批境外投资项目611个,是前20年总和的1.3倍,对外投资达1.42亿美元,营业额达10多亿美元。目前已在10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1081家。
流动性是资本不可或缺的天然禀赋,当资本扩张的欲望与所在区域的资源、空间发生矛盾时,其外溢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浙江人经济”伴随着更从容、更辩证、更开放、更实事求是的心态,悄悄出现在浙江省各级领导干部的口头,并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浙江人经济”带来什么
资本成潮流地从一个地方外流,原因无非有这么几个:一是企业所处的环境,主要看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是否扎实、办事效率是否高、社会治安是否好等;二是其膨胀的速度与当地资源和自然环境承载力发生矛盾,即饱和性外溢;三是单纯从节约成本考虑,企业想靠近更廉价的资源地或更有吸引力的销售市场。浙江“资本外溢”的*大原因主要是为了摆脱资源短缺特别是大生产要素短缺的制约。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姚先国教授认为,浙江的真正优势在于丰富的企业家资源,对于企业的外迁应该抱着开明的态度。
所以,在回答“浙江人经济”能为“浙江经济”带来什么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抱着正确的态度。*直接也是*容易让人接受的是,不管浙江人在哪里,浙江人的根还在浙江。比如,有关数据统计,春节前的10天之内,外地通过银行汇到温州的钱,平均每天就有20多亿元。
但是,“浙江人经济”内涵远非如此浮浅。“浙江人经济”在全国各地为当地创造着GDP和传播市场经济新理念的同时,也为“浙江经济”本身催生了升级换代的内在需求。
比如,面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浙江省提出了加快建设“五大百亿”工程,重点破解电、水等供应紧张以及部分干线和城市交通拥堵等突出矛盾。并提出五年内确保“三个1000万千瓦”、争取“三个1200万千瓦”电力设施建设完成。同时,加强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科学实施跨区域引供水工程,解决部分地区缺水问题,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比如,浙江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已意识到,要素支撑和环境承载能力的瓶颈制约,固然与经济快速发展密不可分,但更应归结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浙江省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高30%以上,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低10多个百分点。浙江省省长吕祖善为此提出四条出路:一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努力提升产业层次和国际竞争力;二是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在更高层次上保持其在全国的**地位,提升其在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中的整体素质;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人与自然和谐中追求经济社会发展;四是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制度保障。
对浙江的年轻企业来说,“资本外溢”不仅使他们得到了资源、人才和利润,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走上了一条技术与经验积累的捷径。
去年11月1日,一种名字叫“朗杰”的多功能商务车在沈阳奥克斯汽车有限公司成功下线。浙江企业“奥克斯”以4000万元购得沈阳富桑农机工业集团下属的双马汽车公司80%的股权,组建了沈阳奥克斯汽车有限公司,从而获得越野车生产牌照,实现了“浙商”多年来的造车梦想。
“浙江人经济”催生新心态
“GDP记到别人账上,税金缴到别人的口袋。”类似这样的话题,让浙江的干部们立刻鼓掌显然是很困难的。这个话题被接受的过程,催生了新的政府心态:
——自省心态。“资本外溢”引发的紧张感,让多数政府干部在找了客观原因之后,自然而然地寻找起主观原因,并在这种深切的体会中加快了职能的转变。近年来,浙江省原先3200多个的审批项目,经撤销、合并已减至850项左右。
——开放心态。在浙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浙江进一步的大发展,视野不能局限于本省范围,必须跳出浙江求发展,推动要素配置从内源型向全球化转变,使境外资源和要素为我所用,在更宽广的舞台上赢得更大的发展。
——合作心态。为确保煤炭供应无后顾之忧,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去年底带领全省11个市的市长和省级大型能源企业经理,前往山西、内蒙古等地谋煤。浙江省政府办公厅财金处处长陈广胜说,市场经济体制越成熟,市场细分就越具体,不同区域间的互补性就越强。重要生产要素跨区域配置的关键是建立新的配置机制,从而促进配置者和配置对象的充分衔接。
——大局心态。“浙江人在其他地方创造的GDP也是中国的GDP”,“浙江人在其他地方创造的财富也是中国的财富”。去年底,在呼和浩特举行的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交流会上,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杨晶一番讲话赢得在座两地干部一阵掌声。他说,内蒙古近几年将新增加3000万亩耕地,可组织浙江农民和农业企业前来经营,从而形成浙江省在内蒙古的“粮食飞地”;浙江供应蒙古国和俄罗斯的边贸产品可以到内蒙古建立加工园区,浙江方面可以把税务机构同时带到园区,从而形成“工业飞地”;内蒙古还可以把新的煤矿交给浙江的企业开发,把生产的煤炭运回浙江,从而形成“能源飞地”。 (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