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崆峒区牛产业蓬勃发展

百检网 2022-02-11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大力发展牛产业,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牛产业发展格局。如今,这里的牛浑身都是“宝”,牛皮制作皮革,牛肉分割成高档肉,牛骨加工成骨胶、骨粉、牛骨髓油茶,牛血磨制成血粉,牛内脏提炼成药品。农民可放心大胆地养牛,增加收入。

畜牧业基地蓬勃发展记者在崆峒区看到,无论是在偏远贫困的麻武乡农家畜舍,还是在城郊柳湖乡的养殖大户专业养殖场,以及泾河岸边村村栉次鳞比的暖棚里,都养着高大健壮的牛。田里的玉米苗、地埂上的紫花苜蓿更是翠意盎然。

崆峒区历史上就有养牛传统,自199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来此考察后提出建立平凉市黄土高原巨型畜牧业基地战略构想以后,崆峒区以此制定了牛产业发展的规划、思路和措施。区上先后实施了总投资达3381万元的世行贷款畜牧综合发展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秸秆养牛示范区项目、贴息资金160万元的省级优质肉牛精细加工项目、投资100万元的区优质肉牛示范推广项目等14个项目,推动了牛产业基地蓬勃发展。

经过几年滚动发展,目前全区建成了10个万头养牛乡、29个千头养牛村和20个百头养牛场,10头以上养牛大户达1810户,雄风、景兴、双星等千头以上的高标准工厂化养牛场达10个。去年,牛饲养量达到18.9万头。牧业产值达6675万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460.63元。

百万张皮革企业独树一帜崆峒区巨型畜牧业养牛基地为发展牛加工产业提供了条件。牛的商品转化,附加值提高,又促进了牛基地的发展,使这个养牛传统地区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记者来到峡门乡白坡村的平凉福利制革厂,一座座崭新的现代化生产厂房兀立眼前,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工人们有序地在大型机器间穿梭,意大利进口先进设备繁忙运转。粘着血腥与残毛的牛皮、羊皮,经过分割、浸染、晾晒、刨光等一道道工序,变成了一张张光滑柔软的皮革。而在皮革成品展览室里,10大系列、100多个颜色的皮革样品,光泽锃亮,质地优良,令人眼花缭乱。

这个始建于1987年的村办企业,从2000年开始,与崆峒区的牛产业基地一样迅速崛起。从1987年的年产3万标张皮革,到2000年一下子飞跃到年产60万标张皮革,去年实现了生产能力“双百万”———牛皮革100万标张、羊皮革100万标张,成为全国*大的鞋面革生产厂家。去年产值达到4亿元,实现利税1300万元,安置白坡村960位村民就业。

以前,崆峒区农民家的牛皮被一些贩运户以一两百或三四百元钱低价收购。而今这里的牛皮身价骤然上涨,一张牛皮平均卖至七八百元。正是平凉市福利制革厂推助崆峒区牛产业基地迅速发展,消化、吸收了崆峒区乃至平凉市市场上所有的牛皮、羊皮深加工,成为一些知名品牌的皮鞋如“红蜻蜓”、“森达”、“康耐”等皮革原料。还吸引新疆、内蒙古、宁夏以及东北、华北地区的原始皮料运此深加工,成为带动崆峒区牛产业独树一帜的龙头企业。

该厂不断扩大规模,今年又投资1200万元正在兴建犊牛皮、漆皮革生产线,将对崆峒区市场上屠宰的牛犊牛皮进行深加工。

牛产业加工链不断延伸关于崆峒区的牛产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业兴,百业旺,黄牛身上全是宝。”崆峒区现已形成了皮革制品、牛肉、食品、骨制品、生物制药6个系列60多种配套的“黄牛”产品加工体系。创出了“旭康”牌系列食品、“福康”牌酸奶、“景兴”牌牛骨髓油茶、“泾河”牌骨粉、骨胶等知名品牌。去年,平凉红牛及其产品销售到全国20多个省市区,部分产品打入东南亚、欧洲市场,牛产业养加贸总收入达3亿元,纯收入1亿元。

平凉市福利骨素厂年生产骨胶、骨粉等产品3000吨;平凉生化制药厂从牛血及内脏中提出细胞C、胸腺肽等10多种高科技生物制药,产品供不应求;景兴食品厂、路在路食品集团加工牛骨髓油茶、肉制品5000多吨。

5月25日,崆峒区又与浙江省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合同,投资1000万元的牛奶加工生产线正在兴建。

来源:新华网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