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皮革、经编、家纺三大传统产业为支撑的海宁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主动谋求转型升级,正发生着脱胎换骨的改变:规模以上工业销售额超百亿的产业,将从目前的2个增至6个;三大传统产业占比已从*高值50.4%下降至33.9%,总量却从156 0190 2607.35亿元增至251.46亿元。
“寻找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挖掘经济发展的新潜力,走转型升级之路,让海宁经济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海宁市副市长许煜威表示,“再过几年,除了目前已经达到百亿规模的皮革、经编产业外,汽模配、包装、太阳能、食品等新兴产业也将超百亿元。未来,高层次的‘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将是海宁的目标。
”
提升传统产业,挖掘发展潜力
经济发展的新潜力如何挖? 答案是传统产业要升级,走质升比重降之路。皮革是海宁的传统支柱产业,受去年金融危机影响,全国皮革的外销严重下滑,海宁的纯制革企业从十几家减少到了几家,一些以往纯粹加工的企业积*转型升级,大量引进了设计研发、销售和品牌方面的人才。海宁的众多皮革服装企业都投入了大笔资金,创建了设计工作室,送设计师出去进修、学习。
现在,海宁正在成为中国皮革服装时尚的重要策源地。设计师裴晓琴在海宁工作已有十多年:“从前是客商拿着样衣让我们加工,现在是他们直接买断我们设计的款式。”
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嘉兴首位的海宁,一直是一个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县域经济体。皮革、经编、家纺三大传统产业就业人数超过20万。近年来,通过转型提升,传统产业在保持增长的同时,比重不断下降。三大传统产业2009年实现规上产值合计达251.46亿元,但总量占比却从2004年的50.4%下降到2009年的33.9%。
政府做有益推手,寻找发展路径
转型升级的勇气与路径从何而来?答案是政府要做有益的推手。在2007年,海宁市就明确提出了“三五”产业发展战略,即优化提升皮革、经编、家纺三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太阳能利用、印刷包装、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电子信息五大新兴产业,这为进一步发展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同时,为进一步细化、落实各个产业的转型升级方向,该市又分别于2008年、2009年编制完成了太阳能利用、包装印刷、皮革、经编、家纺等五个产业的发展规划,明确了产业的发展目标、方向和途径。今年,该市还将修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全方位扶持光伏产业发展,使其成为海宁工业增长的新亮点。
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也意味着真金白银。企业新上市可获奖励300万元,企业创品牌可获得2万元到60万元不等的奖励……该市出台的《关于促进海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实施细则》,对于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上市、创牌等都给予了政策补贴,仅2009年给予企业的直补奖励就超过了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