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鞋业如何创造世界名牌

百检网 2022-02-11
制造大国与“品牌小国”强烈反差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国际鞋业博览会上,记者获悉,我国已成为世界鞋业制造大国。我国制鞋企业约有2万多家,从业人员200多万人。2003年生产各种鞋类约70亿双,占全球鞋类生产总量的50%以上。近几年,我国每年消费鞋类近20亿双
,已超过美国的16亿双,居世界首位。2003年我国鞋类出口约50亿双,占世界鞋类贸易量的60%。出口创汇约125亿美元,居我国单行业出口额前列,占全球鞋类贸易额的25%。

  我国鞋类产品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高端产品在物理性能方面,已不比国外鞋类逊色;消费高档鞋的能力不断提高,消费也趋于成熟。我国鞋业产业链相当完善,原辅材料齐全,设备先进,配件齐全,鞋楦供应优质便利,生产能力强大,销售网络比较完善。

  尽管如此,我国在制鞋业上仍是“品牌小国”。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家艾丰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数量大,档次低。我国鞋类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出口只能靠低价竞销。有关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皮面皮鞋出口量增加很快,但在单价上却从平均每双的5.03美元下降到4.93美元。二是科研能力低下,国产鞋材的研发有待提高。三是人才匮乏。国内鞋企业缺乏***鞋业设计师,款式设计主要靠抄袭与模仿。除设计人才外,在研究、制造等领域缺乏**人才。四是整体管理水平低下。全行业缺乏统一协调,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为争夺出口市场,本土企业之间竞相压价,效益下降,又导致进口国的频频反倾销。五是创品牌能力弱。有些企业想搞品牌缺乏实力,而有的企业有实力却舍不得在品牌建设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

  寻找制鞋业发展的瓶颈

  中国制鞋水平与世界**的差距在哪里?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院长杨承杰认为,提高质量是使我国真正成为鞋业强国的根本。鞋类产品除符合国家标准外,还应注重舒适性、美观性、安全性、功能性,但国内对此研究开发不够。我国至今没有一双真正功能性的鞋,生产的运动鞋至今不能进入国际赛场,国内运动员的训练鞋都是国外品牌。负责国家鞋号及鞋楦标准测量的**工程师丘理告诉记者,我国156 0190 2607年**次测量脚形,1986年确定标准,一直沿用至今。此标准与现在的实际情况相差较大。现在人的脚变小,变瘦,脚趾变长,由于技术原因,以及制鞋企业对此认识不足,足底曲度等标准的重新测量工作进行得非常艰辛。而此标准是制鞋企业生产的基础。专家认为,中国鞋业不能满足制造大国的现状,运动鞋、功能鞋、个性鞋的研发还有很大的空间和市场。

  是否需要进一步树立行业意识,形成行业行为。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已经把实施国际品牌的目标,具体落实到用1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3至5个世界知名品牌上。从这个目标讲,实施国际**战略不是一两家企业的事,而应该是全行业的大事。但是,长时期以来,我国的皮鞋生产归轻工部门管理,胶鞋生产归化工部门管理,布鞋归轻工和纺织两个部门分头管理,运动鞋和旅游鞋“产地在哪由哪管”。至今尚未有一个全国性鞋业组织。专家们提出,需要进一步树立行业整体意识与形象,多一些行业活动。

  依靠科技进步与发扬鞋文化的关系?鞋同服装一样,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如鞋的造型,既是科技问题,也涉及美学问题,或者说是技术美转化为艺术美的问题。企业家、设计师都需要解放思想,发挥创造,将中国几千年的鞋文化发扬光大。

  创造**应当有什么样的大环境。康奈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周津淼认为,中国鞋业必须依托科技进步,应发展信息化,带动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利用信息技术从刚性大规模生产向柔性大规模生产转变。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研究机构,包括企业在内,要对创世界**加强研究,作为一个重大的项目来抓,取得共识,少走弯路。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政策,支持企业创**,尤其是支持企业争创国际**。企业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不断提高制造能力、设计能力、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这是争创国际品牌的基础。


来源:光明日报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