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文中,“奢侈品”(Luxury)一词源于拉丁文的“光”(Lux)。所以,奢侈品应是闪光的,明亮的,让人享受的,抑或是带给人荣耀的。奢侈品意味着高品质生活,意味着流淌在贵族脉络中的蓝色血液。
香奈儿的时装、百达翡丽的腕表、路易·威登的
LV:宫廷印迹,百年品牌DNA解析
1、对待历史的态度:大胆的创新
进入了20世纪现代商业社会的时代,一个历史悠久的品牌,底蕴深厚是资产,一成不变古老死板是负债。156 0190 2607年,年仅34岁的纽约设计师马克·雅戈布(MarcJacobs)加盟LV,出任集团设计总监。他开创的时装系列,为LV这个象征巴黎传统的精品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马克·雅戈布提出“从零开始”的*简哲学,他结合LV古典气派的形象,将传统字母组合图案印压在糖果色漆皮皮具上,配以简约的服装系列,令LV的形象趋向时尚活泼,获得全球时装界的一致喝彩,正是这种大胆的创新开启了LV的鼎盛时代。更让人惊喜的创新是2003年,设计师MarcJacobs首次与日本新艺术家村上隆携手的作品,其清新可爱的大头娃娃与色彩艳丽的花花图案,摒除了LV
2、对待产品的态度:精致、品质
在LV的艺术殿堂里,精致、生活、舒适是其品牌的*佳底蕴。LV80%的
正是LV对每一件产品这样讲究的制作流程与后续服务,无怪乎它的价格居高不下。 中国奢侈品牌在夹缝中尴尬前行
2012年博鳌论坛上发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2年度报告》中有如此描述,“中国奢侈品消费占全球市场份额从1998年的不到1%到2010年的10%,12年间增长了10倍。在接下来的5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份额仍将高速增长。”
据权威国际组织推断,2012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大奢侈品消费国。证券经纪公司里昂证券(CLSA)*近发布研究报告称,富有的中国人持续将其全部家庭预算的四分之一花在奢侈品上。中国人消费的Gucci和Prada占到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另外,报告指出,大约30%奢侈品消费行为发生在中国消费者的国际旅行中。
一个尖锐的问题是:既然奢侈品消费浪潮不可阻挡,那么,拥有全球*快经济增长速度的中国,为什么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奢侈品品牌?这样不仅可以留住内地豪客,还能挺进国际市场挣洋富豪的钱。
国内企业不是没有做出过这样的尝试,但前景不容乐观。近些年,有几个在国外被当作“奢侈品”售卖的中国品牌,但这些牌子在国内鲜为人知,进军世界更显得关山重重。情急之下,甚至出现一些类似“老人头”的假洋鬼子,搞得意大利政府专门派员来华打假。
在中国国内市场狂飙突进的洋品牌也在伸出援手。媒体披露,2008年,爱马仕打出了“向中国早已存在的工艺致敬”的口号,和中国设计师蒋琼尔共同创建了纯中国奢侈品牌“上下”,并于2010年在上海开设了**家门店。当时,爱马仕雄心勃勃地宣称,爱马仕是**家推出百分之百中国品牌的国际奢侈品公司,希望在中国开设19家门店。然而,开业近一年半时间,“上下”仍处于亏损状态。
来自环球奢侈品杂志的调查令人震惊:有86%的中国消费者表示,不会购买标有“中国制造”字样的奢侈品。
消费者不信任中国制造的奢侈品,变相推动了大批游客到国际市场疯狂扫货。而这一认知再与部分国人在商业领域的文化自卑感结合,足以对塑造中国本土奢侈品构成毁灭性的打击。
世界上成功的奢侈品品牌的核心价值不是其高昂的售价,而是它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比如中国人*迷恋的LV
中国拥有漫长的文明史,但现代商业文明却仅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34年。因此,我们要想孕育真正的奢侈品牌还需要时间,在全球化年代将东方文化的精髓注入“中国制造”。
为此,企业需要耐得住寂寞、摆脱挣快钱的急功近利运营模式,培育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产品渠道品牌创新,完成整体形象升级。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应当为此营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为“中国制造”铺砌一条宽阔的跑道。
中国人瞧不起自己创造的奢侈品的年代该终结了,背后是对面临升级转型使命的国货当自强的深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