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54.5万辆和352.1万辆,国内每卖出100辆汽车,就有13.4辆是新能源汽车。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动力电池装机量也随之快速提升。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动力锂离子电池产量220吉瓦时,同比增长165%。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测,到2025年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车将在600吉瓦时左右,2030年将达到1500—2000吉瓦时。大量动力电池的“退役”,不仅仅是一个环保问题,更有直接的经济价值。 动力电池中的钴、镍、锂都是国内较为匮乏的有色金属,以三元电池为例,镍含量高达12%。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的背景下,动力电池相关的钴、镍、锰、锂、铝等材料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价值随之凸显。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是资源供给增速远低于需求增速,而回收技术又没有跟上,动力电池报废之后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把废旧动力电池中的钴、镍、锂等材料分离出来,可以降低对进口矿石的依赖,为生产商节约原材料成本,促进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是解决资源供给矛盾的有效途径。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年—2035年)》提出的要求,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在2025年达到汽车销量的20%。2021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销量比已达13.4%,大大超出各方预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2年,我国汽车总销量预计达到2750万辆,同比增长5%左右;新能源汽车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2%,市场占有率有望超过18%。从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情况看,笔者认为应将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进行科学上调。假设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达全国汽车总销量的35%,则对应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16万辆,动力电池装车量将达300万吨以上,复合增长率约为28.3%。
据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综合调研,目前废旧动力电池的金属钴与碳酸锂综合回收率可分别达到95%和85%,随着技术进步和再生资源战略联盟产学研用稳步推进,预计未来综合回收率将达到95%以上。去除磷酸铁锂电池梯次利用影响,预计到2030年,全行业可回收磷酸铁、碳酸锂、硫酸镍、硫酸钴以及硫酸锰总量将分别达到103.9万吨、19.3万吨、69.9万吨、29.0万吨以及15.4万吨,届时,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总规模将达1000亿元以上。
动力电池回收的另一大经济价值体现在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碳强度。新能源汽车虽然用的是电,但不代表不产生碳排放。2021年3月10日,欧洲议会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议案,对欧盟进口的部分商品征收碳税,预计将从2023年起施行。这就意味着,产品碳强度*有可能改变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对中国汽车产业破浪出海产生直接影响。
动力电池回收不仅市场呼声高涨,相应的政策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部署了五大重点工程和六大重点行动,其中就包括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工信部表示,2022年将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支持高效拆解、再生利用等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回收比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将着力推动六项工作规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一是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明确国家和地方等有关部门的监管具体职责,加大监管约束力度。二是研究建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控联动机制,强化线上线下协同溯源监督管理,提高监管效能。三是加快出台一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行业标准,抓好标准宣贯落实。四是加大高效再生利用等一批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力度,提升行业技术水平。五是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验收,遴选推广一批典型模式和企业案例经验。六是持续实施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树立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标杆企业。目前,工信部已发布三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
当前,由于市场和政策层面的双重推动,动力电池回收有很大进展,但是技术和商业模式仍有待突破。据了解,动力电池的回收分为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两个阶段,也就是动力电池剩余容量降至70%到80%时必须“退役”,部分状态良好的电池在检测、加工之后进行梯次利用,用作基站、发电系统的储能电池或者UPS备用电源;无利用价值的电池则拆解回收,提炼出锂、钴、镍等材料重复利用。当前,国内汽车主机厂、电池厂、材料厂、第三方回收机构都在积*布局电池回收产业,除了规范化发展的企业外,有不少“小作坊”从事电池拆解业务,技术工艺参差不齐,市场乱象丛生。
当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经济价值有目共睹,为了让资源得到*大化利用,选择清洁化生产,是责任也是当务之急。我们知道,电池回收的主要技术难点在于电池含有活性材料,在粉碎分选时容易出现着火爆炸和环境污染问题,常见的火法和湿法技术都存在不足之处。比如,火法是指直接采用高温分解的方法提取电*中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缺点在于能耗和建设成本非常高;湿法则是将电池破碎后溶解,在酸或生物溶液中浸取金属,但由于电池属于易燃材料,拆解过程中面临着火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