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量历史源远流长
*早的计量称之为度量衡,“度”指长度,“量”指容量,“衡”指重量。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父系氏族社会末期,度量衡就应需而生。度量衡单位*初都是和人体相关联的,如:“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谓之掬,两手谓之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颁发了统一度量衡诏书,以*高法律形式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度量衡制度。秦朝以后两千多年中,基本用秦制。直到19世纪中叶,米制正式传入中国。1875年5月20日《米制公约》的签订,标志着世界计量制度走向统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量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现代计量已从古代度量衡发展到长、热、力、电等十大计量,涉及国防建设、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等各个领域,成为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技术基础。
2.计量文化博大精深
随着计量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计量文化,并包含了丰富的计量文化内涵。仅举三个方面的例子:
计量的统一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中华文明五千年,经历过太多的朝代更迭,但有一个现象却不容忽视:大凡改朝换代,必有重整度量衡之举。秦朝商鞅变法**从统一度量衡开始,颁布度量衡标准器,在此基础上废井田,开阡陌封疆,丈量全国耕地,摸清家底,统一税赋,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国力,并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基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了统一度量衡诏书,同时监制了成套的权衡和容量标准器并发到全国各地,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标志着国家的统一。隋朝末期,出现了度量衡管理混乱,地方官吏私制度量衡器具,大斗进小斗出,也从一定意义上加剧了隋朝的灭亡。国际上,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都把计量制度写入了宪法,并强调计量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