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7月29日电 提起东北 大米,人们熟知的产地多为“五常”“盘锦”,吉林大米同样生长在白水黑土间,却一直没有在市场上获得与其品质匹配的知名度与身价。
通过创建*** 出口 食品 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近年来,来自“ 中国 粳稻 贡米之乡”吉林市的大米走出了**,销往 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一个 标准,两个市场”的生产销售模式,又让吉林大米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内 消费者的欢迎。通过帮扶创建示范区, 检验检疫部门力促当地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扩大了国际竞争优势;用质量提升助推供给侧改革的步履,同样落地有声。
“五统一”控源头 稻米更香
从吉林市驱车60公里,就来到永吉县岔路河镇下坎村的中粮米业(吉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吉林米业大米种植基地。眼下正是水稻的孕穗期,松辽平原上满目绿色,远处蜿蜒着长白山的余脉,源于长白山天池的第二松花江水系通过水渠,浇灌着2000多公顷的稻田。
“影响大米品质的主要是土、水、肥,这里地处世界黄金水稻带,气候、气象条件和土壤、水质、空气质量适宜优质大米的种植。根据目前的气候条件,预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种植基地负责人徐洪涛介绍说。
在岔路河镇下坎村,此前村民几乎家家种水稻,各家有各家的种法,产出的稻米质量良莠不齐。如今,加入合作社的农户种植水稻,需要严格实行标准化的“五统一”管理,即“统一选种、统一种植、统一施肥药、统一收割、统一收购”,保证了稻米的质量安全,提高了大米的品质。
据徐洪涛介绍,为了加强对优质产区原粮的掌控,中粮吉林米业与数家合作社联手打造大米生产种植基地,订单生产化模式保证了定向品种的供应。种、肥、药由企业统一采购,免费发放到户,这样的操作模式便于肥料和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也保证了大米质量安全的源头可追溯。
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优质稻谷品种得以推广,加快了优质大米的产业化,也促进了农民增收。下坎村村民唐庆勤说,两年前有了合作社统一的田间管理指导,机械化的播种和收割,省心又省力,家中20亩水田只需夫妻两人照管,“与此前种田相比,因为肥料使用受限,产量有所降低,每亩相差三四百斤,但因为稻米的品质更好,收购价格高,收入不减反增”。
吉林市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办公室主任刘伟华表示,吉林市已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龙头带动、全民行动”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以标准为核心、基地为依托、企业为龙头、品牌为**、市场为导向的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模式。今年6月,吉林市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顺利通过了***考核组现场考核。
“八大体系”管质量 底气更足
中新吉林食品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行政部总监贾利夫又一次来到中粮吉林米业,商谈新单事宜,八九月间,80吨的吉林大米将在此启程发往新加坡。
贾利夫说,去年底,60吨的吉林大米登上新加坡各大中高端超市销售,在三家超市试吃活动中,许多市民都被浓郁的米香吸引,5斤装的大米上市仅半个月时间就销出了全部进货量的15%。吉林大米圆润晶亮的短粒米与当地人熟悉的东南亚长粒米在香气和口感上有很大区别,这让狮城消费者有了多样化的选择。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的吉林大米,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吉林大米品质的有效保障得益于一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刘伟华表示,为了强化质量,示范区建立健全了“八大体系”,涉及出口食品农产品组织保障、质量安全标准化、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质量安全追溯、疫情疫病监测控制、预警通报与应急管理、宣传培训诚信管理、应用与成效等内容。
目前,示范区依据国际标准和进口国(地区技术标准、规程,制定了出口农产品标准,建立了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体系,对全市农业化学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和集中配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引导农民规范用药,从根本上解决了投入品的管控问题。在质量安全可追溯方面,通过信息管理平台,确保了农产品“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违者可追究”。
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监督处处长黄军生表示,通过源头管理,水稻种植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得以提升,在各输入国的进口检测中,吉林大米有底气,从容应对各类严苛的检测。比如日本在肯定列表实施后,对进口大米有579项农残、重金属等检测指标,迄今为止,吉林大米没有出现一例不合格情况。
吉林(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调研员赵亚波介绍说,为提升吉林市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检验检疫部门帮扶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管体系,同时检验检疫人员还深入示范区内出口龙头企业帮扶指导原料验收、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工艺环节,使企业科学、规范和标准生产,确保了出口产品质量安全。
在中粮吉林米业,从稻米脱壳到成品包装,大米生产的绝大部分环节都在无人车间、依靠自动化流水线完成。中粮吉林米业副总经理王权举例介绍说,一袋免淘洗大米,从稻谷脱壳到包装,需穿行1公里长的食品级不锈钢铝管,共经29道工序,为尽量不伤害米粒表面的营养物质,光是脱糠就有9道工序,在长宽比与色泽的“体检”中合格后才能成为免淘洗大米。
中粮吉林米业总经理李成军表示,企业日产成品720吨,秉承以优质优价赢得更多市场的发展理念,国内国际市场销量持续增长,2013-2015年累计出口大米5.4万吨,出口金额4001.9万美元。
“出口示范区”孵品牌 含金量更高
订单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可溯源的现代农业种植模式保证了从大米“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安全;遵循“一个标准、两个市场”的原则,在出口的同时为国内市场提供高品质农产品,则让国内消费者更多地体验到质量获得感。
“示范区产品不仅要满足创汇的需要,更要满足国人对健康产品的需求,通过供给侧改革,示范区产品将更多地走进国内市场,建立起多元化的国内国际市场。”刘伟华说,此前,品牌资源零散,各自为战,无序竞争,使得吉林大米在国内市场上的名气不够响亮。如今,“出口示范区”的出身已是吉林大米优秀品质的品牌担当。
在吉林市区,藏身于居民区的中粮米行吉林高新区店,各种大米产品按档次分门别类陈列,国储米、示范区大米都有各自的明确标识。米行负责人戴继波说,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购买中高端产品,门店的零售、团购逐年增长,年米面油的销售额已达七八百万元。
李成军表示,2015年,在检验检疫部门的指导和帮扶下,中粮吉林米业生产的“福临门”牌吉林大米获得质检总局“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对于吉林大米畅行国际和国内市场“如虎添翼”。在检验检疫部门的指导下,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论是出口产品,还是国内内销的产品,都采用同一套严格的标准,同一条生产线,生产出相同的优质大米产品。
以国际标准有力推动内销产品,目前,出口韩国、新加坡、新加坡等国的“万昌大米”“福临门”牌吉林大米“”舒兰大米“”光合北纬43°香大米“,已在北上广深等多个省市热销,带动了吉林大米产业的升级发展。
示范区的产业辐射效应正在扩大。据刘伟华介绍,围绕有机稻米、紫苏等重点产业,示范区内的海王健康产品基地、国际物流园、正大生猪养殖等项目正在积*推进,26个新建续建项目总投资70亿元,涵盖绿色无疫病种养殖基地、安全健康食品加工园区、仓储物流中心、研发及人才培训基地等各个方面。
刘伟华表示,为进一步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吉林检验检疫局与吉林市政府在示范区内正在筹建吉林(中国-新加坡食品区检验检测中心,可进行重金属、微生物及各种食品安全指标的检验检测,作为指导生产、验证质量安全管理效果、评估潜在的安全隐患等。该中心将于今年年末建成投入使用,可为企业节约大量时间、人力和检测费用,这将进一步提升示范区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