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北方春播关键时期,农民在犹豫是否继续种植
5日,在
比如,调减玉米改种大豆、杂粮杂豆、青贮玉米和优质饲草等作物后,现实问题是大豆是市场化收购,杂粮杂豆市场波动也比较大,青贮玉米与饲草必须种养结合。如果这些产品多了,销售可能困难,价格也可能下来一些。曾衍德称,“要靠市场引导,搞好产销衔接。”
本次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玉米结构调整,重点是调减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镰刀弯”地区的非优势产区,积*引导农民改种大豆、薯类杂粮、青贮玉米、优质饲草等。此前预计今年将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
在这次发布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称,目前开局良好,一是预计今年玉米意向种植面积调减2000万亩以上。二是大豆面积恢复性增加,预计今年可增加600多万亩。三是市场需求较旺的品种也增加了。四是水稻、小麦等口粮品种保持稳定。
余欣荣称,今年玉米收储制度进行了改革,由过去的临时收储政策改变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具体这项政策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玉米的价格充分体现市场形成机制,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另外一个是建立玉米生产者的补贴制度,以保持优势产区农民种植玉米收益基本稳定。
该如何进行补贴呢?据媒体报道,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4月17日召开的中国农业发展论坛上表示,目前具体的补贴额度和补贴方式仍在研究中,近期将会出台。
陈锡文介绍,补贴的原则是,对于玉米主产区,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进行补贴,补齐后的价格肯定要低于1元/斤;对于非主产区,种植玉米不应再予补贴,不种植玉米应将给予补贴,以便减少国内玉米产量,有节奏地清理玉米库存。
上海汇易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咨询师李强对本报分析称,玉米种植结构的调减,目的就是为了让农民少种。而目前迟迟不公布的补贴价格,让农民心里没有底,再加上之前1000万亩的目标,使得现在调减的成果比此前预期更为明显,翻番完成目标。
据本报了解,尽管目前“镰刀弯”的玉米种植面积在调减,但是在粮食主产区仍有种粮大户选择扩张土地流转的规模,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在吉林九台市,一位叫张凤财的种粮大户就有个计划,希望两年内能够将土地规模扩大到2万亩,5年内达到10万亩。原因在于,他考虑要应对目前粮价低的状况,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服务水平来度过市场的低潮期。同时,达到一定土地规模后,不仅可以降低各项成本,还可以得到政府的农机补贴。
老张通过成立的合作社经营着8个村的4000亩地,聘请了20多名员工操作40台拖拉机为农户提供服务。他又自己出资投建了烘干塔,把卖种、烘干、收粮多个环节一揽子统一起来。因为种植玉米品种优良,可以直接通过订单农业供应多个省份的饲料加工企业,省去中间环节,获利颇丰。
被问到是否有计划种植其他作物时,老张认为,水稻资金和人工投入成本过高,对土壤条件有比较高的要求;而其他经济作物价格波动又太大。对于他这个从事20多年的老农民来讲,他希望能够确保收入的稳定, 玉米仍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