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专用盐即将在莞面市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易受缺碘威胁,孕妇专用盐未推出前,孕妇可多吃海带、紫菜等食物。
去年3月,我省正式下调盐
此消息引起准妈妈们的广泛关注。记者走访发现,目前东莞市面上均无这种专用盐销售。省有关专家介绍说,作为新的食盐品种,孕妇专用盐目前的审批已接近尾声,估计很快可上市。
孕妇专用盐审批工作仍在进行中
从2012年开始,我省食用碘盐标准调整为:碘盐含量为用25mg/kg(允许波动范围18-33mg/kg,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专用加碘食盐含量均值为30mg/kg(允许波动范围21-39mg/kg。
早在去年3月,省盐业公司相关人士就称,广东已经研制出**孕妇和哺乳妇女食用的碘盐,碘含量均值为30mg/kg,并采用特殊包装,当年5月能上市。
然而,孕妇专用盐直到现在还未有卖。记者走访了市内各大超市,发现目前并未有这类专用盐上架。
"孕妇和哺乳妇女专用盐确实还没有上市。"对此,广东省盐业协会秘书长冯启明表示,据他从广东省盐业公司了解,孕妇专用盐作为一个新的品种,需要经过审批才能正式面市,如产品标准需经标准管理部门批准,价格需经物价管理部门批准等等。"目前这些审批工作仍在进行中,已接近尾声,估计很快就可以上市,价格与普通碘盐应该相差不大。"
东莞市盐务局副局长陈焕济也介绍说,目前东莞市面上仍没有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专用加碘食盐,将向省有关部门反映,争取尽快让东莞市面也有专用盐。
孕妇易受缺碘威胁
之所以推出孕妇专用盐,是因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是*容易受到缺碘威胁的人群。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而对人体所造成的损害,可表现出各种疾病形式,如甲状腺肿大、单纯性聋哑、先天畸形等。被人们称为智力元素的碘,一旦缺乏会对处于大脑发育主要时期的胎儿和婴幼儿产生影响,造成不可恢复的智力残疾。
由于缺碘造成的轻度智力低下十分普遍,这种现象往往不被人们认识和注意。轻度智力低下的人看上去似乎正常,能做简单的运算和劳动,但效率不高。即使学习十分用功,但记忆力差,成绩依然不佳。成年后也难于掌握复杂的知识和技能。而严重的缺碘更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大的负担。
在去年碘盐浓度下调后,普通成人的碘营养水平更趋合理,达到了下调碘盐浓度的目标,但随着摄入量的减少,孕妇的碘营养水平是否会受到影响?
对此,广州在去年底对1200多名广州居民碘营养水平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盐碘浓度下调前,盐碘均值为30.9mg/kg,8-10岁儿童的尿碘中位数为199.0μg/L(*适宜水平100-199μg/L,孕妇则为154.3μg/L(*适宜水平150-249μg/L;2012年碘盐浓度下调后,盐碘均值27.3mg/kg,成人和孕妇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66.0μg/L、137.0μg/L.也就是说,孕妇的碘营养水平降低,可能会受到影响。东莞市疾控中心介绍说,为了解东莞居民的补碘情况,近期,疾控部门将做一次对孕妇、儿童的评估。届时,疾控工作人员将选取东莞东、南、西、北四个区域的有代表性的镇街,走进社区的居民家里,探视他们的碘营养状况。
孕妇可多吃海带、紫菜等食物
在孕妇专用盐上市以前,孕妇如何知道自身碘营养水平够不够?
据介绍,市民每天的食用盐中含有一定量的碘,使得一般正常人不会出现碘缺乏,而人体的碘80%-90%来源于食物。从需求上来说,成人每天需要70-100微克,孕妇每天需要175微克,若孕妇在补碘时查尿碘含量低于100微克/升尿,则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正确剂量摄入碘盐或碘丸。
要做到对自己体内是否缺碘心中有数,常见的做法是婚前、孕前、孕期、哺乳期、婴幼儿期等不同时期定期进行碘营养水平测定。
据调查,沿海地区在未考虑烹调损失的情况下,膳食中的碘84.2%来自于加碘食盐,来自各类食物的碘仅占13.1%(其中海带、紫菜和海鱼共占2.1%,来自于饮用水的碘占2.7%.如果食用不加碘食盐,97%以上的居民碘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居民碘缺乏的风险很大。
不过,在还没吃上专用盐之前,孕妇们也无需紧张。医生介绍说,孕妇只要在食用普通碘盐的基础上注意科学饮食即可:平时烹饪时注意尽量晚些放盐,炖汤起锅后再放盐,炒菜临起锅时再放盐,这样可避免长时间爆炒和炖煮,导致食盐中的碘受热挥发而失去补碘的作用;另外,孕妇多食海带、紫菜、蛋、奶等含碘量相对稍高的食物,也都会起到明显的补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