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散
“散白保健酒”顺势而发
*近,记者在东北某县级市参加了一个聚会,来后才知道主要目的是品尝刚上市的东北某酒厂的蚂蚁保健酒。来的人,不少都是当地各行业中有头有脸的场面人物,除了代理人外,均为中年男性。
“10公斤装的硬塑桶,外接出酒龙头,每公斤12元,你喝完了可拿桶来换下一桶。”记者看了一下桶,除了没有保健酒的批准文号外,其他的文字说明都符合生产和销售要求。聚会结束后,几位朋友当场就掏了钱,说要放到家里喝。记者问那位女代理,蚂蚁保健酒能“保”啥?她笑着说:“啥都保,就怕你不喝”。
“你叫它保健酒吧却是散装的,你叫他散白酒吧却还说保健,你说应该叫个啥名字?”记者问。“这可不好说,反正我们都叫保健酒”,那位女代理说。那么,这种酒(姑且命名为“散白保健酒”)的市场到底有多大?该如何进行规范和管理,这种酒的存在对保健酒市场是利是弊?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文化有渊源。据了解,保健酒以前统称药酒,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医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历代医药著作中几乎无一例外地有药酒治病健身的记载。“尤其是在东北,气候寒冷,过去几乎家家都有泡药酒的习惯,东北的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号称药库,名贵的中草药甚至药用动物很多,泡的方法也很简单,买上十斤八斤的高度白酒,找一个大口的瓶子或者塑料桶,再放一些药材,泡一段时间就可以喝了。有的家里,一颗山参可以泡十几年呢。”一位在吉林市龙潭区开酒店的老板说。
业内专家认为,低度营养型白酒是白酒发展的趋势,而追求天然、崇尚健康的理念更使人们的消费由盲目走向理性。当人们的保健意识日趋增强,一些药物成为食用保健品时,保健酒这一新名词便迅速窜红,而“散白保健酒”占尽天时、地利和人和,既有老的消费习惯传承,又有新的消费文化引导,自然很快就“红”起来了。
终端有人群。高、中、低终端和消费人群呈金字塔型,紧跟保健酒和保健品之后赚钱。记者在吉林省延边自治州采访时发现,当地的“散白保健酒”很有市场,这里很时髦地称之为“药膳酒”。在长白山下的白河林业局和安图县二道镇,绝大部分星级以上宾馆都有自己招待回头客的拿手“散白保健酒”。长白山是东北三宝的主产地,近年来又被国家批准建立了“东北虎园”。所以,在这高寒山区内喝上一杯价值几十元到上百元的“散白保健酒”是很平常的事。保健酒消费是带有隐私性的,相对于“药准字”号和“食健字”号,一些高档酒店推出了自己的所谓“自酿秘方”,**来酒店消费的高端人群,价格很高,卖得还相当不错。
东北因保健用野生和种养殖动植物资源丰富,所以成为保健酒的主产地之一,东北的现象也是全国“散白保健酒”的缩影。不仅在东北的旅游景区,很多城市的酒店和饭店,“散白保健酒”也很受宠。吉林省蛟河市某酒店的朱老板说:“以前,自己在店里泡一大瓶子药酒,主要是自己喝,有时朋友来也喝一点,慢慢地就有回头客了。随着客人的需求,店里泡的药酒也开始按照动物的、植物的,天上飞、地上爬、水里游的,分类装瓶子,客人看到酒里泡的,自己点就行了,一杯150毫升的价格一般在3到10元左右。从去年开始,就不用自己动手了,有厂家直接供应,利润不低,口感也好,顾客相对更喜欢一些。
记者在东北几个县级市区和乡镇的饭店走了一下,发现多半数以上的饭店都有这种“散白保健酒”,而散白酒却不多见,某乡镇的李老板说,现在散白酒多数是在农村的小卖铺出售,一般是在家里喝,而饭店的散白酒一般都泡一点中草药什么的,只要有色和药味,就多卖不少钱,客人也都认同。
市场有规模。市场发展很快,并不断有高档“散白保健酒”产品加入,标准和管理亟待出台和加强。“散白保健酒”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东北和国内目前都没有权威而准确的数字统计。业内人士保守估计,不计算自酿自用的,*低也在去年统计的保健酒销售总额的十分之一,也就是5个亿以上。以吉林地区为例,该地区下辖四个县级市和一个县,自今年四月份以来,先后有两款高档“散白保健酒”进入市场销售,一款是辽宁某公司的蚂蚁酒,另一款是本地白酒厂的林蛙油酒。前者是专门生产高档“散白保健酒”的,后者是专为县级市场设计的保健酒产品。
市场亟需规范
统计资料显示,自2001年以来,我国保健酒市场正以每年30%的增长率高速发展,整个行业的销售总额已超过50亿元。专家预测,到2010年,保健酒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30亿元。面对这么一个巨大的市场蛋糕,业内、业外的大量资本涌入,形成今天市场上群雄逐鹿的局面。
面对如此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产品质量难免良莠不齐。为规范保健酒市场,从2004年开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药健字”批准文号。保健品出现了两种身份:药品或食品。凡经严格验证符合药品审批条件的,发“药准字”文号;不符合药品条件,但符合保健食品审批条件的,发“食健字”文号;两者都不符的,撤销文号,停止生产和销售。
*新统计数字表明,已经拿到“卫食健字”批号的保健酒企业仅500余家,另有4000多家曾生产过保健酒的企业或在等待审批,或因不达标而被勒令停产。这样一批企业、一批设备、一批员工,在保健酒市场一边高速发展,一边正在规范的特定时期,迅速生产出这样的“散白保健酒”并投放市场,亦不足为奇。
今年以来,国家加强了酒类流通渠道的管理,对散白酒的流通也加强了执法检查。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现代保健酒的生产需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实现,而目前许多企业仍采用白酒与中药材简单浸泡的简陋工艺生产,影响保健酒行业的整体发展。“散白保健酒”如何规范和管理,业内人士也表示,“散白保健酒”的标准和管理虽然是真空地带,但因为国家对散白酒和保健酒生产和销售管理均有相关的标准和法规,可以参照执行。
中国保健科技协会会长朱康年指出,保健食品行业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一点,那就是行业标准的空白。对保健酒行业来说,要想规范该市场,国家必须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进行整顿。看来,“散白保健酒”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