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国标委:到2019年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百检网 2021-11-22

    近日,工信部、国标委联合发布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建设指南》),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自2018年1月16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0天,可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或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查看)。《建设指南》提出,到2019年,我国将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智能制造是落实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加速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对重塑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制造、标准先行”,为充分发挥标准在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中的支撑和**作用,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智能制造综合标准体系,2017年7月以来,工信部、国标委组织开展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工作,形成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征求意见稿)。


    《建设指南》指出,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行业应用标准。其中,基础共性标准用于统一智能制造相关概念,解决智能制造基础共性关键问题,包括通用、安全、可靠性、检测、评价等五个部分;关键技术标准主要包括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智能使能技术和工业互联网等五个部分。


    《建设指南》提出,在2018-2019这两年中,我国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将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行”的原则,制定安全、可靠性、检测、评价等基础共性标准,识别与传感、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标准,智能工厂设计、智能工厂交付、智能生产等智能工厂标准,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运维服务等智能服务标准,人工智能应用、边缘计算等智能使能技术标准,体系架构、网联技术等工业互联网标准,和机床制造、航天复杂装备云端协同制造、大型船舶设计工艺仿真与信息集成、轨道交通网络控制系统、新能源汽车智能工厂运行系统等行业应用标准,带动行业应用标准的研制工作。推动智能制造国家标准上升成为国际标准。


    2018-2019年我国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具体目标如下:


    到2018年,累计制修订150项以上智能制造标准,基本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

    到2019年,累计制修订300项以上智能制造标准,全面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智能制造标准试验验证平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标准应用水平和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


    对于智能制造行业应用标准建设,《建设指南》指出,要依据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围绕《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十大重点领域,同时兼顾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优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并逐步覆盖智能制造全应用领域,各行业要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和智能制造水平,制定重点行业的智能制造标准,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平板显示器接口标准、射频识别标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的机床制造标准、机床测试标准,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轨道交通网络控制系统标准、车载信号系统标准、高速动车组智能工厂运行管理标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工厂运行系统标准,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的医疗设备质量追溯标准,家电行业空调产品信息集成数据接口标准等。


    《建设指南》特别强调,要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定期举办智能制造标准国际论坛,组织中外企业和标准化组织开展交流合作,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等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化工作,积*向国际标准化组织输出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化研究成果,争取国际标准话语权。



来源:针织品标委会编辑整理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