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于4月中旬调查了湘、鄂、皖、赣、苏、豫、冀、鲁、晋、陕、新、
甘和辽等15省区152 0173 3840个县(团、场)234个乡镇652个行政村的棉花播种情况,结合对长江和黄河的考察,
发布播种进度监测报告,供决策参考。
一、播种进度快于去年同期;本阶段苗病轻,出苗正常
据监测,到4月15日,全国棉花播种进度为32.4%,快于去年同期7.3个百分
点,4月上中旬天气相对平稳,播种进度接近常年水平。分区来看,三大流域均快于去年同
期;整体看,4月上旬气温略低,初播日期推迟5~7天;月中旬大部气温回升,温度高;虽
有寒潮但强度低,未造成大的危害,大田直播和苗床育苗播种快,出苗正常。
今年农业部继续在湘、鄂、赣、皖、苏、冀、鲁、豫、津9省市开展轻简化育苗新技术
示范,各地狠抓落实,育苗面积大,苗床播种早,出苗好,苗齐苗健,进展良好。依托公司
的集中育苗、依托能人的大户育苗、基地带大户的集中育苗等模式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据调
查,江苏、山东、湖南一家公司可集中育苗2000万株,移栽面积1万亩,在破解“代育苗”
和接替营养钵方面取得新进展。
长江春播面积占预计面积的36.0%,快于去年同期的12.2个百分点。本流域3月到4
月上旬气温明显偏低,雨水多,初播日推后5~7日,月中旬气温回升,播种进度快。
黄河春播(栽)面积占预计面积的19.0%,快于去年同期的6.7个百分点。河北、天津、
黄河三角洲播种早。分析原因:一是进入4月中旬气温回升快,温度高,月初播种棉田出苗
整齐,苗病轻。二是淮北平原主要是河南改麦套棉为麦后移栽,苗床播种推迟到4月下旬。
西北播种面积占预计面积的43.6%,快于去年同期3.9个百分点。南疆播种进度为67.4
%,快于去年同期24.5个百分点,接近常年水平;北疆播种进度为16.8%,慢于去年同期
18.9个百分点,也慢于常年。主要原因:一是虽然南疆开春晚,4月中旬有2次大风沙尘,
但气温下降不多回升快,总体有利播种。二是北疆气温偏低,雨日数偏多,寒潮频率高,耕
整地和播种进度放慢,特别是去年春早,播种早,进度快,今年相对进度更慢一些。
辽河流域4月15日前尚未开播,预计4月下旬播种。
二、保全苗,适时移栽;培育壮苗,促早发;合理密植夺高产
适时播种、确保全苗、培育壮苗、促进早发和合理密植是4月下旬和5月棉花生产的主
攻任务,4月下旬仍是棉花的播种适期,要及时播种。苗期天气多变,要以防寒潮、防连阴
雨和防春旱为主要管理措施。
一是保全苗、促早发。大田播种棉田实行地膜覆盖和宽膜覆盖,新疆提倡双膜覆盖。要
压实地膜两边,防大风掀膜;同时还要及时放苗,防高温烧苗。
二是加强管理。查苗补种,移栽补苗。一般播后7~10天出齐苗,之后逐地块逐床查苗,
补子补苗。勤中耕,可破板结,抑制返盐,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地温,防治“草荒苗”。早间
苗,适时定苗,防治“苗荒苗”。一般齐苗后间苗,当真叶达到2片即可定苗,有利培育壮苗。
三是合理密植,增加密度。针对内地密度偏稀,建议长江杂交种移栽密度1800~2000
株/亩;黄河常规抗虫棉定植密度3000~3500株/亩,杂交种不低于2500株/亩;西北定植和
收获密度都比较合适。
四是抓好轻简育苗和移栽。规模化育苗和基地育苗要注意分批起苗,分开大小苗扎成小
捆,装苗和运输要做到不挤压,不悟苗;当日起苗当日移栽,不栽隔夜苗。
移栽把握:一是适当深栽,幼苗根系入土深度7厘米,覆土压实。二是栽高温苗不栽低
温苗,遇寒潮即停止。三是浇足“安家水”。四是安全使用除草剂。长江流域棉田草甘膦要
待移栽幼苗高度达到30厘米之后,在傍晚压低喷头喷施。
五是防治病虫害保全苗。用“棉增灵”、多菌灵和半量式波尔多液等防治苗病(立枯病、
炭疽病、猝倒病和红腐病),效果好。同时防治棉蚜、地老虎和蜗牛等害虫危害。
六是加强指导,防灾减灾。针对长江连阴雨要清沟排渍;针对黄河降水偏少要造底墒,
适当补水;新疆特别是北疆多阴雨要勤中耕破板结。强寒潮来临前百检网燃放柴草烟雾覆盖棉
田,起到有效增温和防冻作用。冷害过后及时中耕、喷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赤霉素)等。
霜冻发生后要及时放苗封洞,及时放顶膜,烟熏可提高棉苗抗冻能力。风灾预防:大风来之
前,沙土地膜上加土镇压、摆放防风把、树支架防风带(化纤带)等降低作物受害程度。灾后
及时中耕追肥、查苗补种。提倡巡回指导,深入田间地头察看苗情,有针对性解决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