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助咖啡机领域来说,尽管许多品牌宣称自己拥有咖啡机研发技术,但行业整体技术迭代空间依然十分有限,机器故障率和出品稳定性是*大挑战。尽管出品品质受配方、原料、机器等多种要素影响,但考虑到其目标场景和人群对功能性要求大于“品鉴”,实际上不同品牌之间的口感差异也十分有限。
图源Pixabay
因此,自助咖啡机同所有无人零售设备一样,点位质量对于营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无人设备,自助咖啡机*大的优势在于密度,即更近的消费场景,但随着咖啡新零售下购物渠道日趋多样化,这种近景优势也正在被逐渐填平。例如,瑞幸截至2019年**季度,快取店占所有门店比重已上升至91%;7-11、全家、便利蜂等依托于便利店密集布局的咖啡零售渠道在过去一年迅速增加,这将使得咖啡外卖、自取的时间成本*度降低。
通过自助咖啡机的渠道和性价比优势来增加消费频次或是降低咖啡消费门槛,这种设想在未来很有可能不复存在,尤其是对于放置在写字楼开放环境的自助咖啡机而言。因此,封闭环境下自助咖啡机的to B生意或将成为品牌运营商们接下来的发力点,尤其是作为办公室福利入驻企业水吧、或是投放至学校图书馆、教室等空间,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这都是比较理想的运营场所。
但这不代表自助咖啡机在这些渠道受到咖啡新零售的冲击就会小,毕竟当下中国现磨咖啡市场*大的受众还是商务白领群体,而这一群体消费咖啡,本就是为了在工作之余有一些放松的空间,走下楼去买杯咖啡,和同事聊两句,坐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