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名代表包括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的两位官员、一名驻美使馆主管商务的外交官以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一名副会长。他们对美业务娴熟,有丰富的反倾销工作经验,熟悉美国贸易规则。
“非市场经济”标签对我处境不利
截至今年2月,我国遭受的外国反倾销调查已经超过600起,为全球之*。由于其他世贸成员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使得我国企业在应诉反倾销调查中处境*为不利,不但败诉率高,而且常被裁定难以接受的高额倾销税率。
由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签署了有效期12年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条款,15年的“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条款”和2008年底终止的“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等不利条款,我国被贴上“非市场经济”标签,且一贴就是15年之久。
“非市场经济”标签*主要的影响在于成本价值的“替代国”问题。按照WTO规定,如果是非市场经济国家,调查“倾销”时将引用与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替代国)数据,国外大多选择新加坡等国,但它们许多方面的成本都远高于我国,对我国企业自然*为不利。
今年5月6日,温家宝总理访欧签署《中欧联合新闻公报》,重申要求早日解决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同**,商务部长薄熙来在中欧投资贸易研讨暨洽谈会上致辞,“希望尽早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美国设下六项标准
6月3日将在美国举行的听证会,缘于今年4月中美商贸联委会会议上,双方协议联合成立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工作组,它的**步工作,就是在美国的法律框架内考察中国的经济体制,确认中国取得市场经济地位的步骤,并推进这一工作。6月3日的听证会,将为工作组讨论搜集议题,征询意见。
目前,美国商务部评价市场经济主要有六大标准:货币的可兑换程度;劳资双方工资谈判的自由程度;设立合资或外资企业的自由程度;政府对生产方式的所有和控制程度;政府对资源分配、企业的产出和价格决策的控制程度;以及美商务部认为合适的其他判断因素。
美国商务部在听证会公告上还表示,希望了解中国经济体制中与市场经济不一致的地方,政府政策及其施行可能对市场以及中美贸易产生的冲击,中国的银行、国有企业经营情况,省级以及地方政府在税收优惠、鼓励出口等方面的政策以及实施情况等。
要在公开场合发出自己的声音
“准确地说,这次听证会应该是与美国业界代表们的一次公开交流,”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有关官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反对的声音不害怕,关键是他们认真地听到了我们的表达和解释,在公开场合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才是*重要的。”
据外电报道,听证会的美方代表成分复杂,有来自律师行业、相关协会和企业的二十多个单位或个人,且大多数反对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有些代表还在材料中提醒美国商务部,特别注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15年内可被看作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承诺。
今年以来,我国与一些国家进行相关谈判取得进展。4月14日,新西兰**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5月14日,新加坡决定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6月底,欧盟将提交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初评结果”。
研究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家李晓西向媒体表示,“打好美国这一仗*为关键,如果美国赋予了我们市场经济地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已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
新 加 坡 2004年5月14日
马来西亚 2004年5月30日
新 西 兰 2004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