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剂是进行化学研究、成分分析的相对标准物质,是化学实验课程重要的消耗性物资,广泛用于物质的合成、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试剂的有效日期是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人们总是习惯于用生产日期来判断化学试剂的有效性,其实大谬不然。化学试剂不像食品和药品有严格的保质期,化学试剂还没一个保质期的具体要求和界限,这与化学试剂的保质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有关;但主要是因其性质和应用而变化的。因此化学试剂要在妥善保存之下,再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判断试剂是否出现变质、能否继续使用或是否可以通过采取适当措施提纯使用。
1、化学试剂的分类
化学试剂品种繁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一般按试剂的化学组成或用途进行分类。
2、化学试剂的性质对有效期的影响
化学试剂都没有注明保质期,确定试剂是否变质主要是凭经验和做新旧试剂对比试验。要了解化学试剂的理化性质,化学试剂的有效期随着化学品的化学性质的改变,有着很大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保存有效期就越长,保存条件也简单。初步判断一个物质的稳定性,可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无机化合物,只要妥善保管,包装完好无损,理论上可以无限期使用。但是,那些容易氧化(如亚硫酸盐、苯酚、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等应将其固体或晶体密封保存,不宜长期存放;其水溶液亚硫酸、氢硫酸溶液要密封存放;钾、钠、白磷更要采用液封形式)、容易潮解的物质,在避光、阴凉、干燥的条件下,只能短时间(1~5 年)内保存,具体要看包装和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规定。
有机小分子量化合物一般挥发性较强,包装的密闭性要好,可以长时间保存(3~5 年)。但容易氧化、受热分解、容易聚合、光敏性物质等,在避光、阴凉、干燥的条件下,只能短时间(1~5 年)内保存,具体要看包装和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规定。有机高分子,尤其是油脂、多糖、蛋白、酶、多肽等生命材料,*易受到微生物、温度、光照的影响,而失去活性,或变质腐败,故此,要冷藏(冻)保存,而且时间也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