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纤维表面处理方法
羊毛表面处理技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羊毛进行处理以达到减小毡缩程度的目的。经过处理后的羊毛纤维的毡缩程度均有所下降”。目前,羊毛纤维表面处理技术很多,每种方法均各有利弊。[1]
生物技术
目前生物技术处理羊毛纤维主要为生物酶处理技术。生物酶因其专一性、高效率而受到纺织行业的青睐。然而生物酶在处理羊毛纤维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酶制剂处理后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特定处理效果去培养效果显著、环境适应性较优、成分稳定的生物酶产品变为当务之急。朱华君等通过二氯异氰尿酸盐、蛋白酶、MTG酶处理对羊毛纤维强力、碱溶解度和摩擦因数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成果表明:前2种试剂处理均会对羊毛纤维产成伤害,引起纤断裂维强力下降,表面摩擦因数变小,碱溶解度升高;处理后的纤维再经过MTG酶加工后强力存在少许的恢复。但作为空白对照(未处理)的样本用处理后的修补程度微弱;随着MTG酶用量和处理时间的增加会导致酶的补强作用与纤维表面顺逆微差先增强后减弱。
物理方法
物理措施加工羊毛纤维方法有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羊毛拉伸细化技术等。等离子体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以及原子团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离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等离子体中带有能量的微粒冲击作用于材料表面后,能量消失,材料表面得到改性。等离子体与材料能量交换的途径主要靠辐射和粒子碰撞。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仅有等离子体作为激发体,纤维作为处理对象的加工方法,在此过程中不会留下废弃产物,其发生的反应仅停留在纤维表层,不仅不影响纤维自身性质,而且还可赋予纤维表面以新的特性。在反应进程中释放的能量巨大,这样可以使传统的化学方法不能够完成的目标在较低温度下得以实现。与此同时该方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实验的反应条件设定因素较多,对处理装置的依赖性较大,反应过程较为复杂,处理装置上的一些技术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整与改进,无法实现企业化生产,因此,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羊毛织物的润湿性、断裂强力、得色量均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