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订餐能不能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今天上午,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副会长刘兆彬通报了2015年外卖网络平台 服务质量明察暗访情况。 调查发现,目前外卖网络平台在服务、 监管等方面存在三大问题,一些订餐平台上开店的注册过程,没有任何审查和把关。
常漏发
送餐时间长
除了卫生情况堪忧之外,漏发餐品、商家不提供发票的情况也比较普遍。有消费者反映:“很少在平台能够主动提供消费凭证,有的套餐,送到不是饮料漏发,就是赠送的水果漏发,或没有筷子、勺子或餐巾纸。”外卖送餐的速度也是消费者比较关注的问题。调查中了解到,许多外卖商家都是借助外卖APP接单,而APP每次送餐都会累积多单后才会配送。所以,送餐时间多会在30分钟以上。消费者说,“到了饭点再点餐估计两小时以后才能吃上了。商家认为运送成本和人工成本高,一个外卖员送一单或几单不合算,一个片区当然一次送完*省事儿,而且就算在餐馆点餐,也允许修改菜单,可很多外卖商家不愿意让改或退订。”
门槛低
市场监管薄弱
多地出现知名外卖平台合作的餐饮单位存在问题,其中以“黑作坊”制售餐食问题*为严重,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堪忧。质量万里行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网络订餐方便快捷门槛低,一些小商小贩唯利是图,一时间,小门面房里做快餐的店越来越多,而外卖平台却未尽到监督义务。在对订餐网站的查访中发现,要在这些网站上注册餐厅,应当对申请进入平台的食品经营者资质进行审查和登记,如: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实体店面等,但一些订餐网站只需将餐厅名称、经理姓名、手机号、餐厅特色、餐厅位置、预约订餐时间等简单信息填写完整,即可在订餐网络平台上轻松开店,完全不需要证件,整个注册过程没有任何审查和把关。
难追责
交易环节复杂
网络食品交易主体和交易环节增加,涉及信息发布、第三方平台、线上线下结算、第三方配送等,民事法律关系复杂,难以追责。网络食品交易的虚拟性和跨地域等特点,给行政管辖、案件调查、证据固定、处罚执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带来挑战,监管难度大。而一般网上订单遇到麻烦,订餐平台通常都会推脱责任,只能与商家交涉。商家则认为,一旦餐品送到,交易便完成,如果有问题也是第三方的责任。
针对以上问题,质量万里行建议:外卖APP监管细则有待加强,可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失信行为一并纳入到诚信体系,以“声誉罚”的方式督促其履行自己的承诺。同时,消费者在网上订餐时要选择有证的外卖商家,尽量选择有实体店的商家,订餐时尽量少选择冷菜,生食品种、冷加工甜点等高风险食品。
本报记者 杨滨
6家平台表现
百度外卖:有距离排序、有餐厅分类、下单后有地图能实时追踪、有推荐菜、可以取消订单、可对商家投诉;有大数据分析。
到家外卖:可选择的餐厅少;筛选商家功能差,仅有菜品分类;支付方式相对少;新增了商家证照功能,但不少餐厅并未添加证照;没有商家点评、意见反馈功能比较差。
口碑外卖:有商家证照,但部分商家证照不一致;因为是阿里巴巴系,所以仅支持支付宝付款,没有货到付款的方式;有顾客评价。
美团外卖:可对订单投诉;可选择的商家较少;有商家地址地图;有顾客评价;部分商家仅能在线支付,支付方式不统一;配送途径不统一;有在线客服。
外卖超人:有餐厅资质证照;筛选商家较简单,但质量高;操作界面较简单。
易淘食外卖:排序较简单;有一定量的餐厅数量;但页面会提示超出*大配送距离,程序功能简单不花哨;缺少商家介绍;没有点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