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福建漳浦人陈加和趁着生产空档,转战山东市场。在漳浦县大南坂农场工业开发区,他经营了10余年的保鲜
这并非孤例。作为福建省重要的保鲜蔬菜出口基地,2014年至2015年保鲜蔬菜产季,漳浦出口保鲜蔬菜批次、吨数、货值均迎来逆市增长,并实现安全生产国外零通报。
这几年,保鲜蔬菜出口行业面临外贸形势严峻、国际竞争激烈、国际市场需求不旺、价格下跌等系列挑战,俨然进入寒冬。为此,漳浦人打响了蔬菜保卫战。
内忧外患 严冬到来
漳浦的保鲜蔬菜出口起步于1996年。经20年发展,其出口品种已从单一的大葱拓展至10余种,市场也从日韩延伸至东南亚、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逾10万吨,货值近亿美元。其中,漳浦大葱占据全国出口量的42%。
然而,即使是行业龙头,也感到危机四伏。量价齐跌,是当地从业者的普遍感受。
**压力源自国际经济不景气。漳浦县蔬菜出口协会会长李毅杰表示,由于日本、欧盟等国货币贬值,价格滑坡在所难免。
其次,源于国内无序竞争。“大多数出口企业实际上是跟中间贸易商做生意,不直接面向出口市场,价格机制不透明,引发恶性竞争,互相压价。”李毅杰说,本季大葱出口价从高峰时的每吨1100多美元,一路跌到400多美元。当地蔬菜出口协会曾3次召开协调会并制定保护价,却收效甚微。
再次是越南、菲律宾等国瓜分蛋糕。“东南亚主要农产品与我们重合,而且要素成本低廉,近年部分国家开始和我们争抢市场,我们的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厦门漳州检验检疫局漳浦办事处办公室主任张颖滨表示。
以韩国市场为例,越南出口的保鲜蔬菜享受零关税待遇,而中国企业则要缴纳近30%的关税,漳浦出口企业不得不转战加拿大等新市场。“高峰时,漳浦输韩保鲜蔬菜达1000多万美元,但去年仅有几十万美元。”张颖滨说。
国内同样战局激烈。“随着北方大棚农业的发展,河南等省份大葱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南方多个省市也开始种植大葱,江苏、广西、云南等地的采收季节与漳浦基本重叠。”李毅杰说。
漳浦保鲜蔬菜出口行业的另一大痛点,是日益严格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由于自身生产标准体系残缺,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面对苛刻甚至是歧视性的质量标准,我国应对能力不强,生产经营的成本陡升,国际竞争能力减弱。”厦门漳州检验检疫局漳浦办事处副主任马凯阳如是说。
对症下药 打响战役
当地采用三大战术:低成本、高质量、多元市场。
低成本,得益于保鲜蔬菜检验监管模式创新。今年2月,漳浦成为全省**“即报即放”通关模式试点县。在新模式下,出口企业在有效运行自检自控体系,并由检验检疫部门监管合格基础上,无须再抽批检验,实现通关“零等待”。
马凯阳比较了改革前后的成本差异:新模式下,一个小时即可完成所有通关手续,抽检批、非抽检批可分别节省10天和0.5天,每年可为企业节省成本300万元。
从服务和管理上出效益,还包括漳浦食品农产品检测实验室的建立。实验室总投资2000万元,于4月投用,可完成农药残留检测、兽药残留检测、微生物检测等400多项检测,基本涵盖所有食品的检测要求。“以往蔬菜送检要到漳州或厦门,如今就地即能完成,检测周期由7天缩短为2天,仅出口食品农产品每年就可为企业节省往返送样成本和检测费用逾500万元。”马凯阳说。
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企业要具备过硬的质量管理。为此,当地建起信息预警机制,在2014-2015年产季,当地利用微信平台发布5篇预警信息。
去年底,山东输日洋葱被检出噻虫嗪残留超标,日本方面发布命令检查通报。很快,漳浦企业就通过微信获知信息。“预警机制启动后,企业必须对照相应标准,严把质量关。当地蔬菜出口协会还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培训,并定期赴企业跟踪应对情况。”李毅杰表示。目前,漳浦已连续三年实现安全质量国外零通报。
多元化经营,是漳浦保鲜蔬菜出口的又一砝码。为弥补韩国市场的不足,当地企业将目标瞄准东南亚、加拿大和阿拉伯国家等新兴市场。今年前4月,漳浦对马来西亚出口保鲜蔬菜1400批,货值近2000万美元。文莱、泰国、印度等市场尽管仍只有几十个货柜的出口量,但张颖滨认为其前景可期。同时,在大葱、胡萝卜等产品出口不旺的形势下,当地企业及时优化蔬菜栽培结构,将市场重心转向包菜和白花菜。刚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深土花菜,占据了马来西亚90%以上的市场份额。
掌握主动 突破瓶颈
尽管逆市增长、形势喜人,但张颖滨仍不敢对漳浦保鲜蔬菜出口行业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他的隐忧在于,该行业发展已至瓶颈,随着成本水涨船高,难免盛*而衰。如今,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转战北方、东南亚,便是印证。
张颖滨认为,该行业的一大问题在于缺乏自主品牌。“我们的产品占据日本市场的半壁江山,却都是贴牌出售。”他表示,品牌塑造不力,导致漳浦蔬菜行业缺乏定价权,受制于人。事实上,近年来锦鑫食品冷冻有限公司、创盈蔬菜加工公司等当地企业,都尝试以本土品牌闯荡国际市场,却因市场认可度低悻悻而归。在他看来,政府需加强投入,加强对外推介。
技术投入不足是又一瓶颈。李毅杰道出无奈:“受制于保鲜水平,我们想进军更远的国家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每年由于保鲜度等品质问题,企业都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这方面,南靖县从事杏鲍菇出口的企业——嘉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该公司利用自身研发技术,结合日韩先进的设备和生产技术,建成省内*大的瓶栽杏鲍菇工厂化自动化生产线,原料配料、装瓶、灭菌、接种、养菌、搔菌、出菇管理等工序实现自动化管理过程。企业副总经理王炳河表示,由于质量稳定,即使是在出口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其杏鲍菇出口仍呈现平稳发展。
提高种子研发同样重要。“我们的种子资源对国外依赖很大,一罐日本产的胡萝卜种子,只能播种两三亩地,价格高达1万多元。”张颖滨表示,由于国内本土蔬菜品种缺乏竞争优势,进口种子成为主流。种子受制于人的结果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这需要政府以及相关科研院校加大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