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棉纺织能力的不断提升,国内对棉花需求呈不断上升态势,但由于国内棉花产量有限,对进口棉花仍具有较高依存度。据海关统计,2006年江苏口岸累计进口棉花36.3万吨,价值4.8亿美元,分别比2005年(下同)增长1.7倍和1.9倍。2006年棉花进口主要特点有:
一、前期棉花进口强劲,后期进口回落后又迅速反弹。
2006年前9个月,江苏口岸棉花进口势头强劲,单月进口量始终保持3万吨左右,至10月份国内棉花大量入市平抑国内市场部分棉花需求,导致江苏口岸当月棉花进口量减少至0.8万吨,之后江苏口岸棉花进口又迅速反弹,11、12月棉花进口量分别达到2.3万吨和3.1万吨,环比分别增长1.9倍和33.3%。
二、保税区仓储进口增幅明显快于一般贸易进口。
2006江苏口岸以保税区仓储转口方式和一般贸易方式分别进口棉花17.7万吨和15.3万吨,分别增长4.3倍和79.4%,合计占进口总量的90.8%;其中以保税区仓储方式进口棉花所占比重由上年25.2%提升至48.7%,一般贸易进口棉花所占比重则由上年的64.1%下降为42%。
三、自美国进口棉花增长速度明显慢于亚非地区。
2006年江苏口岸自美国进口棉花仍占主导地位,共进口棉花21.1万吨,增长1.2倍,占进口总量比重则由2005年的72.5%下降为58.1%,下降14.4个百分点;同期江苏口岸自乌兹别克斯坦、印度等亚非地区进口棉花13.6万吨,增长3.9倍,占进口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21%上升至目前的37.5%,上升16.5个百分点。
四、进口企业以国营、外资、私营企业三者并重。
2006年江苏口岸上述三类企业分别进口棉花14.7万吨、10.3万吨和8.6万吨,分别增长96.6%、2.3倍和13.2倍,合计占进口总量的92.6%,其中私营企业进口比重由上年的4.9%上升为23.7%。
五、进口均价整体上扬。
2006年江苏口岸棉花进口均价为152 0173 3840美元/吨,增长4.4%。
江苏口岸棉花进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为:
一是国内棉花产不足需。
根据国家棉花市场检测系统的调查数据,2006年我国国内棉花产量约为600万吨,但棉花需求量则达到1060万吨,国内棉花供给缺口超过450万吨需要进口弥补。
二是进口棉花价质优势较大。
尽管进口棉花存在缺货多杂质等现象,但国产棉花普遍存在的三丝等问题使国产棉质量上总体仍不如进口棉花。而且目前国产棉价格远超过进口棉价格使企业更乐于使用进口棉。
三是进口棉花交易方式变化促使棉花进口渠道顺畅。
一是交货期大大缩短。由于保税仓储功能的充分发挥,棉花交易由过去的网上询价、国外看样、签约、产地装运、国内提货等多重环节,改变为直接发货到国内保税区保税仓库现场实货成交,棉花采购周期由以前的1-3个月大大缩短到不到3天。二是棉花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开和成交成本的缩小,大量经营方式灵活的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开始介入棉花进口领域,进一步促进了棉花进口。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的棉花供给情况表明,我国棉花生产基础薄弱的局面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变,棉花产、供、销的良性机制并没有完全形成。
其主要表现就是棉花种植面积、棉花价格的不稳定性。如2006年新棉上市收购价普遍保持在5元人民币/公斤左右,而上年新棉收购中心的价格一直保持在5.6元以上。在2006年全球棉花产量大丰收的背景下,国家应加强对国内棉花价格的调控,采取必要措施保持和稳定国内棉花价格,保障广大棉农的利益,防止出现大量进口低价棉花对国内棉价打压局面。
为此,海关统计专家建议: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及时引导用棉企业与种植户建立良性合作关系,如制定包产包销、*低收购保护价、政府补贴等政策,确保国内棉花种植面积的稳定与扩大,形成良性机制;另一方面要把握好棉花进口配额发放的时机和节奏,除年底前需按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发放的关税进口配额外,追加的配额应适当延后发放,以促使国内棉价合理回升,缓解新疆棉等国内棉花销售困难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