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将进入“全面开放、全面参与、全面合作、全面提升”的新阶段,口岸
旅检通道卫生检疫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是风险管理理念有待提高。旅检通道一线卫生检疫人员缺乏把卫生检疫风险管理贯穿于口岸旅检工作全过程的主动精神和整体观念,风险管理的理念多停留在经验判断和疫情通报阶段,造成了卫生检疫执法针对性不高、质量和效率偏低,难以全面地有效控制、化解各类卫生检疫风险。二是
现场监管方式改革的具体方案与分析
一是前台自动监测。常态下经风险评估后,对入境旅客实行无障碍的体温监测、核辐射监测,自助接受健康申报、自助查验,未发现问题直接通行。对个别低风险口岸,卫生检疫查验台可不设卫生检疫人员,卫生检疫人员在后台健康咨询、应急处置岗位。二是后台分类处置。后台以健康咨询台、医学隔离室为核心场地,发现问题转至后台处置。在入境大厅安排1名至2名工作人员作为健康咨询、医学巡查岗,负责辅助前台接受健康申报、查验国际旅行有关卫生证明、健康咨询、应急救护以及前后台之间的人员移送等工作,医学巡查不影响正常旅客通行。三是出境通道服务为主。在出境旅检通道常态情况下不再实施体温监测等卫生学检查,主要以国际旅行健康咨询为主,但保留医学巡查岗位、保留体温监测等设施设备、场地和业务用房。发生应急状况时,按照国际惯例要求和国家统一部署,紧急实施包括恢复出境体温监测等严格的检疫措施,确保出入境旅客生命健康安全。
完善卫生检疫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强化风险管理理念。加强对风险管理的内涵、目的、意义的宣传和培训,引导一线卫生检疫人员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明确目标,掌握旅检通道卫生检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的方法,真正做到“在思想上高度认可,在行动上积*践行”,在系统内营造一个良好的风险管理氛围。同时,结合综合管理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的具体要求,按照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过程控制、绩效考核”的工作流程,自觉地将卫生检疫风险管理贯穿于口岸旅检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为保护**安全、保卫人民健康,提高通关便利化的积*工作。
科学构建旅检通道风险评估体系。卫生检疫风险指标体系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客观依据。可根据口岸旅检通道卫生检疫工作的全流程采取德尔菲法,确定风险因子,针对口岸传染病的生物学(病原学特性,口岸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性、口岸传染病的控制承受能力等方面,运用大数据、多维分析等先进统计技术,修正预警指标,逐步建立和优化以通用指标为主体、个性化指标为补充、以风险特征事项和风险特征指标为主要内容的,涵盖“口岸疫情分析、出入境人员分析、口岸核心能力、卫生检疫队伍”等内容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风险发生几率、风险发生的后果、风险应对的难易等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评价赋权,确定卫生检疫风险等级,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准确寻找和识别旅检风险点和风险源,提高卫生检疫风险管理的效果。
积*创新旅检通道卫生检疫监管方式。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在入境旅检通道建立“服务优先、风险应对、智慧检疫、多方协作、全面响应”的全新模式。采取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将风险管理由监管手段逐渐向服务手段转化,通过推送疫情信息、旅行提示等服务将绝大多数卫生检疫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通关便利、旅行保健等各项服务能力;通过归纳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流行的特点,或者详细分解口岸出入境人员的类别,找出卫生检疫风险规律,对不同口岸、不同出入境人员、不同时期做出具体的风险应对,提高风险应对的准确性;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将集成了各种传感器和信息采集的设备,应用于口岸旅检通道,自动对出入境旅客进行卫生检疫查验,对口岸现场进行生物化学有害因子及微小气候在线监测。实现快速通关、读取证件和健康申报等功能,并自动筛检出的高风险(传染病以及核生化有害因子旅客交由卫生检疫人员进行人工查验和处置,实现“智慧检疫”;通过以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为基础做好风险沟通,推动出入境旅客、各联检单位等对口岸旅检工作由象征性参与迈向实质性参与阶段,发挥全社会的协作合力;*终实现以主动预防为导向、以全面响应为目标的口岸旅检通道卫生检疫风险管理模式。
口岸旅检通道卫生检疫风险管理模式,应该直面“十三五”时期的机遇与挑战,回应“单一窗口”所要求的速度和服务,应用“互联网+”带来的创新和改变,打造“服务优先、风险应对、智慧检疫、多方协作、全面响应”的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