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清水生出的
近日,有关豆芽“无根粉”的话题因
孵化箱呆7天只“喝水”
15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城阳汽车北站附近的一家放心豆芽生产企业,企业负责人张庆花带记者到生产车间实地探访了一下豆芽的生产过程。
经过两道消毒工序后,记者进入车间内部,刚一进门就感觉到阵阵热气,没待几分钟就开始冒汗了。张庆花介绍,豆芽生产看似简单,但想有高品质高产量,对生产环境及工艺有很高的要求。“**温度要保证在30℃以上,但也不能太热,不是生产工人受不了,是豆芽受不了;其次是湿度要适宜,太干不利于豆芽发芽,太湿也影响生长而且容易滋生霉菌。”
车间里整齐的摆放了一百多个方形不锈钢容器,张庆花介绍这就是豆芽孵化箱。在孵化箱底部,记者看到了从豆子到豆芽不同生长阶段的状态,白里带着微微黄色的嫩芽从豆子里一点点冒出来,*后长成“身高”10厘米左右的成熟豆芽。
在整个车间里,豆芽设备除了孵化箱之外就是孵化箱上方的一组喷淋装置,张庆花打开按钮,细密的水滴喷洒而出,给一个个小豆芽洗澡。张庆花介绍,他们豆芽除了洁净的淡水其余什么东西都不用加。“挑选好均匀的绿豆或者黄豆后,把豆子浸泡在清水里,在孵化箱里孵化6至7天就可以收获成熟的豆芽了,不过这期间要定时定量的补水,如果有发育不良的或者出现腐坏的豆芽都要立刻挑出来,否则会‘带坏’整箱豆芽。”
张庆花介绍,按照目前的生产工艺,以绿豆芽为例,一斤干绿豆可以生产8斤豆芽,这在豆芽行业也是一个普遍水平。张庆花介绍,她这一百多个孵化箱每天可以生产4吨至5吨豆芽,主要供应城阳及华中蔬菜批发市场。
绕不开“无根粉”话题
探访过程中,张庆花始终在强调没加“东西”,而她所谓的这个“东西”就是豆芽行业里尽人皆知的“无根粉”。
15日下午,记者在汽车北站附近一路边摊贩处买了一斤豆芽,然后与张庆花家的豆芽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两者差异相当明显。记者买的豆芽芽体粗壮、颜色白嫩,而张庆花家的豆芽芽体细长、颜色偏黄,*为显著的区别是,买来的豆芽芽根非常短甚至是没有根,而张庆花的豆芽上的芽根细长非常明显。
“以前很多人都有在家里生豆芽的经历,自己发的豆芽都比较细,颜色白中带黄,从水里捞出来后很快就会发灰发暗,看上去卖相很差,但是使用了无根粉的豆芽不仅粗壮还非常白嫩,让人一看就想买。”张庆花说,不仅如此,无根粉还有增产效果,使用无根粉后一斤绿豆可以生11斤左右的豆芽,比清水生的多3斤。
“我的客户基本都是回头客,知道我的豆芽都是清水发的没加东西,不然的话拿到市场上跟别人的豆芽一比,很少有人会买我们的。”张庆花无奈道。
“毒豆芽”的认定之路
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中检索“豆芽+有毒”关键词,发现从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全国共有该类判决1199条。
刁东风在豆类行业里已经二十多年,对于“无根粉”他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刁东风告诉记者,提到“无根粉”的问题就不得不提到 2007年、2011年和2014年这三个年份。
据了解,2007年,青岛市豆芽生产的地方标准《豆芽生产管理技术规范》出炉,在此之前豆芽生产既没有国标,山东省内也没有相关标准。记者查阅该规范发现,其中对成品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以及赤霉酸分别明确了*大检出量为0.2mg/kg、1.0mg/kg和0.5mg/kg,同时还提供了相关检测方法。青岛地区当时规定的豆芽中三种物质的检出上限是依据当时相关国家标准制定,与目前正在拟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豆芽》(草稿的相关规定相似。
不过这一情况在2011年再次发生变化,原国家卫生部出台了《
2011年7月,青岛市质监局发布通知:青岛市《豆芽生产管理技术规范》自2011年7月6日起予以废止。理由是因内容中涉及食品安全标准管理权限问题。这部被誉为山东豆芽生产“**法”的文件在诞生4年后退出历史舞台。
2009年6月1日后,原卫生部制定的《豆芽卫生标准》出台,记者查询该标准发现,对于豆芽中使用添加剂的问题,标准要求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执行,而两年后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将无根粉相关成分悉数剔除,这也意味着,即便参照原卫生部制定的《豆芽卫生标准》,无根粉也属于不可添加的物质。
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1]156号《关于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等33种产品监管工作的公告》,进一步明确6-苄基腺嘌呤、尿素等33种产品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出厂销售,食品生产企业禁止使用。
从此以后,使用“无根粉”的豆芽就被扣上了“毒豆芽”的帽子,而众多豆芽生产厂家则成了黑工厂、黑作坊。
豆芽是食品还是蔬菜?
张庆花表示,此前在豆芽生产中的确存在很多违规添加的情况,比如很多厂商普遍使用的保鲜粉,添加了该物质后会让豆芽迅速变得白嫩,且能有效延长储存期。但保鲜粉的成分却对人体有害,早已经被国家明令禁止。不过张庆花认为,在打击保险粉这些明确违规违法的添加物时,无根粉*初应该是被误伤。
对于这样的结果,很多豆芽厂商都表示无法理解,而一些因为使用了无根粉而被查处的豆芽厂商则开始据理力争,他们发现问题的关键出在豆芽的身份认定上。
“豆芽到底应该算是加工食品还是农产品,这个如果确定不了,那关于无根粉的争论还会继续。”城阳一家豆制品厂商王先生分析道,“如果把豆芽认定为加工食品,那么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无根粉中的成分都不属于合法食品添加剂,使用无根粉就属于违法违规行为,但是如果把豆芽认定为蔬菜,按照NY 5317—2006《无公害食品 芽类蔬菜》和NY/T 1325—2007《绿色食品 芽苗类蔬菜》对低毒的多菌灵、百菌清等作*大残留限量,但对无毒的6-苄基腺嘌呤不作*大残留限量要求。”
刁东风近几年研究发现,关于豆芽的标准从国家标准到地方标准,从食品行业标准到农产品标准,前后多达十多个。然而即便有如此多规定,豆芽厂商在生产豆芽时仍是无所适从。
无根粉究竟有没有毒?
添加了无根粉的豆芽被冠以了毒豆芽的名头,那么无根粉究竟有没有毒呢?
记者翻阅资料发现,在全国查处毒豆芽*为火热的2013年,网上有关无根粉有毒甚至致癌的说法铺天盖地,然而此后,一些专家学者开始站出来发声,他们认为少量无根粉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希望能为无根粉正名。
记者采访了青岛农业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农学及食品科学的专家教授,他们明确告诉记者,无根粉中的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等物质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在生长发育时自身也会产生类似物质,因此少量的纯品应该对人体没有太大影响。“但是毕竟是入口的东西,由于个人体质不同,有的人吃了没事,有的人就不行,再说豆芽厂商添加的无根粉中这些物质的纯度也没有保证,*终对人体有没有害,真不好轻易下结论。”
豆芽厂商王先生的观点则非常直接,他认为除非是黑心商贩恶意添加,正常添加是没有问题的。“中国老百姓吃了几十年带无根粉的豆芽了,谁听说过因为这个吃坏身体的?”
尽管争议仍在继续,但*近的消息似乎让中国豆芽厂商看到了无根剂验明正身的希望。
为了解香港本地市场豆芽中植物调节剂残余情况,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安全中心从本地市场抽取豆芽样本做检测,并对其中植物调节剂残余量*高的样本做风险评估,结果证明其安全性。
近期,北京市网信办联合百度知道评出“2014年十大生活谣言”,毒豆芽“五毒俱全”的说法位列谣言榜第五。该评选认为,所谓“AB粉”、“无根粉”、“激素”等物质,使得豆芽“五毒俱全”——致癌、致畸、致儿童早熟的说法系谣言。真相是,这些物质都属于植物激素,或称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能对植物生长发育进行调节,保证稳产增产。植物激素无法对人体起作用。
厂商盼早日明确界线
对于接连出现的“好消息”,刁东风仍保持谨慎的乐观态度。“国家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相关规定肯定是从严制定,既然现行规定下豆芽生产照样进行,短期内出现大的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尽管相关争论仍在继续,但豆芽市场所受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记者走访了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 、新贵都集贸市场以及洪山坡小区内的蔬菜店,结果发现,豆芽的销售情况明显较往年减少,其已经从此前百姓餐桌的常见菜渐渐成了边缘菜。
刁东风告诉记者,在豆芽行业*兴旺的时候,青岛地区光数得上名的企业、作坊就有50来家,而现在这一数字已经锐减到 10多家。全市豆芽的产量也从每天八九十吨减少为每天四五十吨。
作为受豆芽政策影响*为直接的豆芽厂商,张庆花希望国家能就豆芽生产尽快出台一个明确的标准,“无论这无根粉让不让用,有个明确的规定总比悬着强。”
这**或许已经不远了。有关豆芽安全的规范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豆芽》(草稿已于2014年11月6日向业内公开征求意见。该意见明确将“6-苄基腺嘌呤”定性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并将其列为豆芽生产中允许使用的物质,其理化指标被限定为小于等于0.2 mg/kg。该标准尚在征求意见稿中 ,*后需通过卫计委的食品安全评审委员会审定通过,*终才能正式施行。
什么是无根粉
无根粉,即豆芽生产中添加的控制豆芽芽根生长的物质的统称,其还有无根剂、无根豆芽素等称呼。
无根粉的主要成分有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以及赤霉素等成分,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调解植物细胞分裂,达到抑制芽根生长促进芽体增粗的效果。此前无根粉在豆芽生产中广为应用,后来由于违反国家相关规定而被禁止在豆芽生产中使用。其也一度被认为是毒豆芽的真凶。
文/图 记者 景毅 实习生 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