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尽管监管力度正趋于强化,但还是没人敢肯定我们所吃所喝的食物就已经完全"脱毒",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等食品安全事件风头未过,塑化剂风波再起。我们很长时间以来都在寻找制度漏洞,也在谴责市场道德的滑落,但市场本身的情况并没有随之有大的改善,反之,制售有毒食品的势头依然不减。
症结何在?是中国的市场经济被"自由主义"腐蚀?是自由经济腐蚀了市场道德?还是政府监管执行不力?还是市场经济本身出现了问题?本期中国经济时报圆桌论坛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我们今天请到了四位嘉宾,他们是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新军,美国MidwesternState大学Dillard商学院经济学助理教授张永,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徐秋慧博士,以及来自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新兴经济体研究所的青年学者何冬妮,谢谢各位参与今天的讨论。
■主持人岳振
道德滑落源于"金钱饥渴症",监管缺失导致市场寻租
中国经济时报:对于当下食品安全领域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舆论一是怪政府监管出问题,二是认为商家诚信缺失,道德滑落。各位怎么看待这样的指责?
高新军:我认为这两方面都存在问题。从政府角度来说,在制度供给方面,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和未知领域。到底如何立法,怎样去执行,如何使群众逐步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习惯,都是巨大的挑战。更何况各级政府官员都会按照"经济人"假设来处理问题,因为官员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同时,在计划经济的"遗产"中,并没有赋予民众监督政府的渠道和权力。所以,无论是从政府立法管理的角度,还是从政府官员自身利益的角度,都会在食品监管方面出现问题。
从民众角度看,在这个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判断、社会评价标准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其实,相对于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普遍贫困而言,改革开放后将钱的多少看成是成功的标志,是很自然的。这时候,人们都患有一种"金钱饥渴症",能挣到钱,不论采取什么方法,都会是人们羡慕的对象。
徐秋慧:讨论食品安全问题,一般秉持两个基本假定:一是假定商家是"有利己动机"的经济人,二是假定他们都有机会主义倾向。当下食品安全领域暴露出的诸多问题,都同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密切相关。在伦理学者看来,损人利己是不道德的;在契约经济学者看来,制售问题食品是违约失信。因此,人们有理由将食品安全问题归咎为"商家诚信缺失,道德滑落".
然而,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商家的机会主义行为并不是很严重。究其原因,是这些国家有一套严格的约束商家行为的制度安排,包括成文的法律制度、行政规章和不成文的风俗习惯等。在这些国家中,商家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一旦被发现,定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付出高昂的代价,在经济上是不划算的。
何冬妮: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演化成一场道德危机,各事件中的相关企业被称为没有道德底线,但是,道德说教并不能解决问题。从世界范围内看,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我国特有,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在发展进程中都曾出现过类似事件。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里面有政府监管不到位的原因,也有企业道德信用滑坡的原因,但更关键的问题在于体制、机制和制度。食品安全问题直接暴露出公共服务体制建设的滞后,也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到位。
张永:在一个道德规范的市场上,政府监管可能是多余的。但是在现在这个道德滑落的粗放型市场上,只能依赖严格的政府监管。
中国经济时报:法治建设与监督机制的建立不可或缺,从中国食品安全危机事件中,各位能体会到我们在法治与监督问题上,还有哪些方面的欠缺?
徐秋慧:在我国食品安全危机事件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三鹿奶粉问题不是在河北发现的,瘦肉精问题也不是在河南查出来的。几乎所有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在非生产地被曝光的。这说明,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监管部门,大都没有依法行政,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疏于监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管者可能被企业收买了。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监管人员**次来是检查,第二次来就是"朋友"了。这种情形,在集体选择经济学中被叫做"寻租"或"腐败".从这个角度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完善监管体系,是重要的。但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防止监管部门腐败,提高监管效率,更为重要。如果政府没有执法力,出台再多的监管制度,也是徒劳。
高新军:和中国实际的市场经济发展相比,法治与监督还是十分落后的。就法治来说,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法律,但是执行很不理想。为什么?我认为与法治背后的社会力量对比有很大关系。法治建设的好坏,是与民众的监督力量、监督机制、监督渠道密切相关的。离开了民众的监督,仅仅谈法治是不会起作用的。但中国*缺少的就是民众组织的监督渠道、监督力量、监督机制。
自由市场本身不会腐蚀道德,道德滑落证明自由市场还未建成
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候,国际学术界都在讨论"自由市场会否腐蚀道德"这个议题,中国食品安全危机的出现,可不可以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被"自由主义"腐蚀,导致道德败坏?
张永:自由市场本身不会腐蚀道德。自由市场不等于为所欲为或价格机制决定一切,而是建立在产权保护和法治基础上的。经济自由的衡量,法治是很重要的指标。人们或多或少都有占便宜的动机,但法治能产生一种震慑作用,另外还有从小开始的文化道德教育。现在道德滑落,证明自由市场还没有建设完成。
徐秋慧:将商家的自利行为纳入道德规范的轨道,是需要条件的。其中*主要的是社会要有一整套完整的法规、制度和政策体系,并能不折不扣地付诸实施。目前,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相应的市场制度安排还不健全,尤其是食品安全体系尚待完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食品生产经营中出现某些安全问题,有其客观必然性。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自由市场经济腐蚀了道德,而是市场制度不完善导致了商家行为失范。
何冬妮:交换和市场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满足个人所需,市场并不以道德为动力,但在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中,诚信是企业长期获利的条件,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产品和企业会退出市场。从屡屡发生的有毒食品事件看,我们应当反思的是:为什么市场的退出机制失灵了,市场有没有及时惩罚那些不诚信的企业?是不是一些地方政府代理人的"保护伞"发挥了作用?是不是市场信息机制的缺失?是不是自由竞争机制出了问题?说到底,市场是人手中的工具,是人赋予市场道德或不道德,不能把人的贪婪等同于市场不道德,也不能责怪市场放大了人的贪婪。
高新军:自由市场经济当然有缺点。自由市场经济强调"经济人法则",也就是"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但是后来的经济发展证明,在人人为自己的同时,人人也必须承担这只"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恶果。自由市场经济是有竞争的市场经济,竞争迫使人们必须讲诚信,才会有持久的经济收获。但另一个方面是,自由市场经济通行的是金钱决定一切,也就是货币法则。这就难免产生严重的货币拜物教,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自由市场经济是有两重性的:一方面竞争迫使人们要讲诚信,有道德,有钱大家赚,这样才可以使企业长久地运作下去,成为"百年老店";另一方面货币拜物教又物欲横流,使人们为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
中国经济时报:不管用什么理论来解释市场经济的优越与进步,但在中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道德谴责"的声音非常强烈,包括在房地产领域。因此,另一种关切就出现了,即"如何填补市场经济的道德真空".各位对此怎么看?
高新军:这种现象不光在现在的中国发生,在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欧洲和北美也同样如此。这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产生于欧洲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在18-19世纪,就是用道德的力量来批判早期资本主义的罪恶的,而且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发育的早期,比如现在的中国,货币拜物教的影响非常大,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赚钱,因为确实在市场经济发育的早期,道德的力量非常脆弱,更何况中国人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管制下,普遍的贫困和饥饿使人们非常渴望拥有财富。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走出这个氛围。美国走出来了,通过"进步时代",实现了从"权贵市场经济"向"法治市场经济"的过渡。其做法无非这么几条:制定和严格执行法律;**的透明和公开;民众参与和监督。美国人做到了,中国人也应该能够做到。
何冬妮:是不是该把食品安全危机归咎于市场经济的"不道德"或"道德真空"?如果说一个道德的社会是利他的或至少是不损他的,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实际上是可以达到道德目标的。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至少包括几个重要的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信息机制以及合理有效的调控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从这四个方面看,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也就是说,改革的不到位是市场走向坏的道德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永:市场价格机制是不谈道德的,你买不起自然就不会卖给你。我们需要谴责的,不是用道德来谴责"价高者得"的市场机制,而更应该关注各种寻租、腐败等丑陋现象,以及土地财政的尴尬政府的现实。
"权贵市场经济"成拦路虎,走向"好的市场经济"路途艰难
中国经济时报:如果把亚当·斯密的"理性人假设"置于当前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环境下来考察,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在追求自身利益*大化的同时,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样的假设?
张永:这里所说的社会进步,是市场效率的*大化,是*大化静态的市场分配效率和动态的投资生产效率。但这不涉及道德因素,所以不能完全代表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不光是经济总体规模的发展,更是社会的合作性、和谐性。
高新军: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是从"人性本恶"出发的。黑格尔也说过"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些都是符合实际的。事实也是如此。现在不光是社会上的普通人,就是政府官员,也都有自己的利益要照顾,因为他们也是"经济人",也会趋善避恶。在这种情况下,道德的力量在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上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那么靠什么呢?只能靠法律,而且要严格执法,惩处那些违背社会公德的公司和个人。这种做法在市场经济发展早期是必须的,因为人们这时候并没有养成遵守法律的习惯,为了快速挣钱,什么办法都会使用的。试想一下,很多人连法律都不会去遵守,你能指望他们会对道德产生敬畏吗?这也是市场经济国家在发展道路上的一致做法。中国既然走市场经济的路,也就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
何冬妮:"理性人假设"不等于"道德人假设","理性"是机会成本和利益*大化的权衡。亚当·斯密的"理性人假设"在暴露出问题的食品安全领域同样成立,当人们的价值取向趋向金钱财富,当存在不合理的行业收入差距,当可以通过贿赂来为不合格的产品寻找市场或逃避惩罚时,某些企业的"理性选择"就是做好与政府代理人的关系,在一个行业迅速谋取*大化利润,然后很快转战到利润更为丰厚的行业,而不是满足消费者需求,追求质量、创新和创立品牌。生产商不以消费者满意为先,*后怎么能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的目标?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学家以前提出我们要建立"好的市场经济",但很明显,从当下的食品安全危机中,我们看到了"坏的市场经济",从当前的很多迹象看,我们离"好的市场经济"还有距离,那么要从整体上走向"好的市场经济,中国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张永:"好的市场经济"是一个完整的木桶,哪块木板都不能缺,缺了一块就漏水了。
何冬妮:走向"好的市场经济",**需要在全社会确立并保障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而不是目前经济总量和货币财富至上的价值取向。这样不仅能为纠正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和经济行为创造条件,能扭转以做大总量为导向的市场格局,还能促使政府把工作的重点从经济建设转到社会安全和民生发展上。*关键的是政府转型,因为改革和制度建设都主要取决于政府转型。政府转型要以公共服务为中心,为形成自由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创造好的制度环境。
徐秋慧:总结应对食品安全危机的经验教训,要从整体上建设"好的市场经济",关键是要提高企业的自律意识和强化对企业的外部约束。为此,**要在企业家中间进行道德教育,激励商家自律,坚持守法经营,用正当手段,追求自身利益。其次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道德信息数据库,并上网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再次要建立健全对违规企业的有效惩罚机制,使它们制售问题产品得不偿失。*后要强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包括完善监管制度和依法行政,加强对商家的外部约束。此外,反对市场垄断,尤其是权贵资本垄断,促进竞争,也是建设"好的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
高新军:任何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是从"权贵市场经济"向"法治市场经济"转轨的。有的转过来了,实现了良性发展;有的转了一半,陷在"权贵市场经济"的泥潭里无法自拔;有的拒绝转轨,引起了国内的暴力革命。中国现在正处在这个转轨的过程中。我们都希望中国能够实现和平转轨,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