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开始,国产奶业在八年的时间内,从法规证、标准制度的完善到现代化奶源建设、乳品生产质量控制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近期,中国奶业协会组织编写的国内首份《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在京发布,这份报告也引起了国内乳企的高度关注。
部分实际检测指标高于欧美标准
报告监测数据表明,2015年,国产生鲜乳平均乳脂率3.69g/100g,比国家标准3.1g/100g高出0.59g/100g;乳蛋白率3.14g/100g,比国家标准2.8g/100g高出0.34g/100g;菌落总数46.7万CFU/mL,远低于国家标准200万CFU/mL。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乳脂率检测的平均水平是3.69%,而我国的标准是3.1%,美国为3.2%。”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北京)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加启表示,目前乳品实际检测的结果不但远远超过国家标准,也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标准。谷继承则指出,除了乳蛋白、乳脂肪两大营养成分平均值均高于美国标准,2015年全国生鲜乳样品中体细胞数平均值低于欧盟限量值、菌落总数平均值低于澳大利亚限量值。
据了解,当前我国对于乳制品的监管频次、力度、标准的严格程度,都是远高于国外的。以伊利为例,截至2015年年底,伊利检测设备累计投入5.65亿元,2015年全年检测费用投入2.85亿元。
整体规模化养殖比重仍偏低
产业集中度的提升加速了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数据显示,2015年存栏100头以上奶牛的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8.3%,比2008年提高了28.8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场****实现机械化挤奶;奶农专业合作社超过1.5万个,是2008年的7倍多。据伊利方面介绍,伊利目前在全国拥有自建、在建及合作牧场2400多座,规模化集约化牧场在奶源供应比例中已接近****。
同时报告也指出,与奶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51.7%的100头以下奶牛存栏比重仍偏高,美国、澳大利亚这一数据分别为17.2%、7.0%。在消费方面,2015年我国人均乳制品折合生鲜乳消费量36kg,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营养价值较高的巴氏杀菌乳占液态奶消费总量80%以上,而我国仅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