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历时4年,质检总局开发的中国电子检验检疫(e-CIQ)主干系统上线试运行。当天凌晨,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进口的一批风扇,成为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正式受理的**票货物。北京检验检疫局对这批货物完成审单、分单、施检等业务,两小时之内即出具入境通关单。当天,北京百麦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出口的一票菠萝派,成为首票通过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办理通关业务的出口货物。根据企业要求,货物在属地获得通关单,在天津口岸放行。
截至4月20日中午,首批试点的京津冀三地检验检疫局,通过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共受理报检86批,其中北京局45批。该系统依托强大的数据、应用大集中技术模式,通过全面整合现有资源,高度集成系统数据和应用,形成了全流程、全业务、全覆盖的跨行政区、跨机构业务辖区的一体化全新监管模式。它重新整合了CIQ2000、集中审单、电子监管等18个在线运行系统的4000多个功能点,并与质检总局39个外接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将原检验检疫业务中40多个流程节点合并为23个。同时,对报检数据、体系监管数据、法律法规、工作手册等业务资源实现统一管理。
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的上线试运行,实现了质检总局对全国检验检疫业务统一决策、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综合管理。
2000年以来,中国电子检验检疫工作先后完成业务平台和网络建设,实现检验检疫与企业、检验检疫机构之间、检验检疫与海关等部门的数据交换,确定了以CIQ2000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为基础,以电子申报、电子监管、电子放行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电子检验检疫建设格局。然而,随着业务的发展,原有信息系统越来越不能满足检验检疫业务需要,主要存在核心业务系统覆盖不完整、信息系统繁杂、业务模式不统一、业务数据共享程度低、缺乏规范性和一致性等问题。
2012年7月25日,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项目启动,上千人次参与到系统建设中。2015年,质检总局口岸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质检信息化建设要坚持集中统一、统筹管理的原则,认真抓好质检信息化建设规划,把信息化作为质检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中之重。
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基于“两地三中心”建设思路,采用“引擎+组件化”技术架构体系,通过3大功能域、17个功能子域,在原有核心业务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建立了统一规范的业务规则体系,新增出境集装箱适载检验、入境截获物等业务类型,实现风险管理、监督管理、注册备案、企业管理、实验室管理、业务资料、签证印章等功能。在整合系统功能、优化数据资源的同时,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还建立了完善的风险和监督管理机制,实现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及全国检验检疫信息的共享共用;引入网络双线路、同城双活,异地灾备全新系统环境架构,确保业务不中断、数据零丢失;采用企业服务总线标准接口与外围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数据下发直属局,严控直属局系统数据回写,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数据安全可靠。
作为首批上线试点运行的直属局,北京局先后完成15万字的培训教材编写工作;完成14个分支机构网络环境联调、3万多主干系统基础数据初始化工作;历时3个月,完成700多人次的业务人员培训考核;组织全局14个分支机构参加集中演练,配合质检总局完成27个外接系统联调测试工作;全面启动12个外挂系统改造工作,并开展系统验证测试,完成系统验证问题清单,配合项目组解决300多个系统问题。
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在京津冀正式上线试点运行,标志着其进入了*终的实际部署和应用阶段,困扰质检系统多年的各种数据和应用难题将会逐一解开。预计到2016年10月,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将在全国各直属检验检疫局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