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针织规上企业经济运行统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针织行业体量不断增大,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赢利能力明显提升,针织行业总体增速有所放缓。企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针织产品,转型升级带动企业向前阔步迈进。 行业持续稳定增长 十八大以来,我国针织行业稳步发展,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赢利连续5年实现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针织企业户数为5754家,其主营业务收入7545.15亿元,与2013年相比累计增长18.2%利润总额为426.04亿元,比2013年增长16.25%。其中,针织织物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87.04亿元,较2013年提高了7.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52 0173 3840.01亿元,较2013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针织服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58.11亿元,较2013年提高2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32.03亿元,较2013年提高30个百分点。 近5年来,针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际完成投资、新开工项目数增长明显,多数年份同比增速高于纺织行业平均水平,行业投资热度较高,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动力。特别是2013年,随着国际经济复苏初现端倪,我国针织行业整体呈现两位数增长的回暖态势。据海关数据统计,2013年和2014年我国针织行业出口金额分别为1096.98亿美元和1061.44亿美元,占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3以上。我国针织行业出口额连续两年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出口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除欧盟、美国、日本仍为我国针织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外,东盟、中亚等国家和地区也成为我国针织行业对外出口的重要市场。 新动能加快行业转型 近年来,我国针织行业保持增长,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相互促进,特别是作为居民消费重要产品的针织品服装,在满足居民基本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国务院提出《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今后10年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指导,以“智能制造”、“互联网+”等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未来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指引和方向。“十三五”期间,针织行业以持续稳步发展、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品牌建设取得进展、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完善、绿色发展达到新水平、发展一批现代产业集群作为目标。以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开放合作为原则,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主动适应和**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 在“三品”战略指导下,我国针织行业通过增品种拓展市场空间、提品质增强消费信心、创品牌提升市场认可度等,实现产品的提档升级,全面提高我国针织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随着主流服装品牌企业不断加大针织产品的设计开发力度,针织产品涵盖的品类也更加广泛,家居服、户外服、运动装、瑜伽服等多品类终端针织产品的不断开发,为终端消费提供更多样可供选择的产品,满足不同用途的穿着需求。 平台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为打造高端创新的多元化服务平台,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联合多方举办的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结合行业发展情况和企业的需求,丰富多彩的对接跨界活动和多场趋势发布会,为展示行业技术进步、促进企业新品研发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近几年,功能性针织品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部分产品已成为中国纺织行业获得在全球纺织业中话语权的关键性产品。随着纺织制造全球布局的不断深化,中国针织行业摆脱单一的加工型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的转型升级改革势在必行。2016年正值针织行业“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为鼓励行业内企业积*创新升级,提升科技研发投入,组织了“2016年度中国针织功能性产品评选”活动,大力挖掘并表彰行业的具有科技含量和市场前景的功能性针织产品。 当前,针织企业对复合型针织服装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从源头上带动行业技术进步,提升中国针织服装设计水平,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围绕针织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等行业热点,以及企业在智能生产改造及实践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连续多年举办各类针织技能大赛。如横机工大赛、经编机操作工大赛、圆机工技能大赛,以及中国针织服装设计师大赛等,在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和行业操作标准的同时,提升针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设计能力,逐步**行业向智能化生产和制造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