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越南相关部预测,2016年越南纱的出口量有望达到110万吨,对中国的出口量将突破60万吨,持续成为越南纱**出口市场。对此预测,笔者认为,越南纱对中国的出口上升空间已非常有限,“高歌猛进”的时候已过,2017年越南纱面临印巴及其它东南亚国家、中国纺织厂的冲击将加大,原因如下:
一、印度国内棉价与国际棉价的“背离”持续,印度
二、越南纱除大厂外,品质和稳定性仍无法与印度、巴基斯坦抗衡。从江浙、广东、山东等地的布厂、中间商反馈来看,除部分大厂、品牌纱外,越南棉纱普遍存在供货差异大、品质不稳定,不包漂、不包染色等问题。一方面越南纱厂以中小规模为主,5000-10000锭占比大,无法接大单,为了及时交货导致凑货、组货的现象较多,装船、交货期不稳定;另一方面越南非棉花主产国,美棉、中亚棉、印度棉等各产地棉花差异比较大,纱厂配棉产地、品级、等级差异也大,棉纱强力、毛羽、马值、CV值、异纤等波动突出。
三、TPP的实施对越南纱出口影响很大。越南纺织业要从TPP中获利,需满足不少条件,特别是原产地规则。根据TPP原产地规则,越南服装纺织品要享受关税优惠,必须遵循“从纱开始”的规定,即纱线、织布、印染等环节需在越南或TPP伙伴国完成。但目前越南纺织配套工业发展落后,仅能满足10-15%的原辅料需求,大部分原辅料仍需从中国、韩国、台湾地区等非TPP伙伴国和经济体进口。因此虽然从长远来看,越南加入TPP将受益,但短期反而是越南纱出口的“障碍”。(一叶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