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国外出口商、外商表示,中国大中型纺织厂、进口企业的外棉进口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重点签约采购港口现货或即期装运的美棉、印度棉、乌棉等,“看得见、摸得着、知底细”是买方共识。西非棉因今年FOB、CNF、CIF报价明显偏高(向EMOT SM、EMOT SM报价靠拢),而且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持续下降,因此西非棉签约减少;其二、采购远月船期的高品质外棉则倾向于ON-CALL模式,对2017年北半球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美国、印度、巴基斯坦等主产国面积、总产等测算已相继出台)及2016/17年度印度棉终将大量推向国际市场并压垮棉价的预期较强,ON-CALL给了采购商赌市场、赌ICE行情的机会。据外商介绍,近几日随ICE主力合约跌破77-80美分/磅区间(3月29日*低点险守76美分/磅),包括中国、印度、越南、印尼等买家点价的热情和信心逐渐恢复,一旦5月合约打开前期75.05美分/磅低点,将大量的点价合同生成,从而推动ICE、外棉现货止跌反弹。
对于3月份以来港口美棉现货、期船棉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贸易大多认为在情理之中,而美国国内轧花厂、出口商高品质棉花供给量持续下滑部分东南亚采购商一票难求并非空穴来风。**,印度棉无力抢占棉花出口市场份额。印度棉在卢比对美元继续走强、节日期间棉花上市量缩减等利好拉动下报价再次全面上涨,至3月底S-6的轧花出厂价已突破86美分/磅,4/5月船期S-6的CNF报价已与EMOT SM 1-5/32〞倒挂3-4美分/磅,而且印度棉这种“只涨不跌”的势头短期难以改变,不仅中国、越南、土耳其、印尼、巴基斯坦等买家“弃印度棉,签约美棉”,连印度国内的纱厂、中间也连连倒戈,大量签约进口美棉、西非棉、澳棉等;其次,买家对2016/17年度澳棉产量、品质的担忧加剧。据了解。受近日持续降雨、超强风黛比的到来,澳大利亚部分棉花主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