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渭南市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中,着力发展一村一品、
农机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使全市农
业更具特色、农村经济更具活力、农民增收更加持续。今日本报推出
系列调查,旨在进一步推进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发展方
式转变,促进我省“三农”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农业专家指出,要让农民在农业领域多赚钱,就必须实现农业的
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
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工业化”。
近年来,渭南市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正是这一思路的*好实践。
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加油站”
渭南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为实现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现代
农业转型,让农民持续增收,渭南市近年来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大力
发展一村一品产业,提出了“调优果菜、调强畜牧、调特观光农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发展思路。
澄城县刘家洼乡富源村,地处渭北“旱腰带”,过去一直处于广
种薄收靠天吃饭的生产状态。如今,在政府的推动下,全村走上了“
粮—畜—沼—果”循环经济之路,形成了“以粮促养,以养促沼,以
沼促果”的生态农业链条,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6152 0173 3840元
增加到8400元。
临渭区下吉镇见庄村80%农户种植红提葡萄,现已发展到1820亩,
占耕地面积的96.7%。去年仅此一项就为农民人均增收1.2万元。
华县瓜坡镇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
基地”的路子。目前,全镇共建成4个设施园区和9个蔬菜专业村,建成
草莓、大蒜、花椒、白菜、洋芋等五大基地。种植蔬菜总面积达2.89
万亩,产量10万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3020元增加到3500元。
渭南的实践表明,农业并非弱势产业,只要选准路子,延长农业
产业链,就会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加油站”。据了解,全市每年拿
出500万元,各县(市、区)每年拿出1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
一村一品发展。
从“大粮仓”向“大厨房”挺进
渭南市委书记梁凤民有一个战略性规划,要让渭南变“大粮仓”
为“大厨房”。从“大粮仓”到“大厨房”,一村一品建设为其奠定
了坚实基础。
依托一村一品块状经济,渭南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壮大,通过
扶持龙头企业,让百户龙头企业与百个一村一品示范村结对,有效地
推动了示范村主导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
富平陕富面业是我国西部*大的面粉加工企业,年加工小麦量达
40万吨,带动了像雪松面粉、宏达面业等一大批企业的迅速成长,催
生了县域内良种应用、植保、农机、服务、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稳固了富平75万亩优质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打造了富平面粉品牌。
韩城市金太阳花椒油脂公司,引进客商投资建立了全国**的花
椒油、花椒粉、花椒芽菜、花椒酱系列产品加工企业,引导当地农民
在新城、盘龙、独泉几个乡镇发展花椒及花椒芽菜生产,为农民增收
开拓了新路子。
目前,渭南市已形成果汁加工、饲料加工、面粉加工、淀粉加工、
乳制品加工、食用油加工、果蔬加工、肉类加工等八大农产品加工主
导产业,从业人员8.28万人,去年消化原粮、油料、
果、蔬菜等农产品130多万吨,直接增加农民原料款收入30多亿元,
农民人均增收700多元。
“家庭工业”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
在渭南,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工艺品,在政府一村一品政策的推
动下,呈现出集群化发展态势,并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强势产业。
澄城县交道镇的土织布传统工艺一直流传至今,为了让这一工艺
重放异彩,该镇先后成立了康泰、鑫泰、鸿泰、华泰、向前等几家土
布工艺公司,投资总规模达到1200万元,年生产土布50万米、织品8万
件,还注册了“神龙坊”、“粗布风情”、“梁秋燕”等多个品牌。
如今,全镇参加土布生产的农民由起初的160户扩大到目前的2500多
户,占到全镇农户数一半以上。土织布产业遍布全镇15个村、94个村
民小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余人,农民人均年收入可增加2000
多元。
被列入陕西省“一村一品”工程示范村的合阳县洽川镇莘里村,
在镇政府扶持下,目前全村有大中小不同规模的“农家乐”服务户80
余家。旅游业的兴旺发达,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水产店、花
车队、保健品加工等应运而生,达到40多户,从业人员200余人。仅此
一项,每年可为莘里村群众增加收入500万元。
蒲城县苏坊镇在兴文麦草艺术合作社的带动下,“一村一品”文
化产业及民间艺术得到快速发展,仅苏坊、封村及周边村镇就已有千
余户农民参与,使麦草工艺画成为蒲城的文化支柱产业。从业人员年
人均纯收入达到3560元,远远高于当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水平,还解
决了上千人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