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由涂同坤常务副会长带队,走访协会纺织会员单位,对当前纺织市场形势、纺织企业及后道环节对棉花价格的承受能力等情况作了深度了解,同时征询对协会2011年度工作意见。具体情况如下:
一、纺织生产、销售总体平稳,对今年形势基本看好。
据被调查企业反映:去年纺织生产形势走强,经济效益较为可观;目前继续延续上年的好形势,生产、销售表现良性平稳,纱布产品库存多的约有17-18天的产量,少的只有近一周的产量。武汉某纺织企业约有16万纱锭,该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对2011年的纺织形势总体看好,对后市的信心增强主要基于纺织的下游企业生产和需求的扩大,一些下游企业正积*增加固定资产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显示出这些企业看准了市场走势。纺织的下游企业生产量的增加,必将带动其对纱布原料需求的增大。
二、顺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打造特色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大的体会是:纺织企业适应市场的生存能力不断增强,在产品、工艺、管理上各有创新、绝活和特色。省内某纺织企业在几年前看准了一种以粘胶纤维为主要原料的家纺产品,该产品市场需求量大,生产前景广阔,该企业根据自身技术能力和特点,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将以前的近30种纱线品种精减为三种。精简了产品品种,使工艺水平提高、产量增加、成本减少、生产和管理费用水平下降。目前该厂生产的粘胶纱线和面料产品在国内排名前三甲,成为该企业盈利的主打产品。另一家纺织企业凭借先进的设备和高端的工艺技术,纺制高支纱,织造家纺面料,巩固和拓展了国内、国际市场。由于本厂生产的面料销路好,生产量大,自产的纱产不足需,还需外购纱线补充;该企业家纺产品生产以订单需求为主,生产周期比较短,生产、资金轮回快,增强了企业整体效益。与上述二家企业特点不同的是,武汉市另一家企业却以工艺技术全面、技术精湛、产品品种齐全、产品适应面广为优势,在市场占得一席之地。该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的调整和生产不同品种、不同数量的产品来满足客户的要求。
原料价格的波动不稳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让不少纺织企业意识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非常必要,并从中获益菲浅。
三、纺织下游企业消化高成本原料的能力不一,部分纺织企业产品销售已感压力。
虽然大部分纺织企业对今年的生产经营形势较为乐观,但也隐含担忧。因原料价格、用工等成本不断上涨,纺织企业随之调高了销售价格,一部分销售顺畅的产品销售价格传导性良好,如服装的终端价格上涨;还有部分产品销售价格传导受阻,如床上用品的终端价格变化不大,无疑压缩了位于中间环节纺织企业的利润。还有些企业反映,目前部分印染企业的生产形势不乐观,流水线没开满,这些都将是影响纺织行情转弱不可忽视的因素。
四、纺企淡然看待高棉价,广泛使用替代品,降低用棉比。
新型纺织产品多样化,各种化学纤维、天然纤维层出不穷,并被纺织企业广泛使用,纺织产品传统的用棉比已被彻底打破。被调研企业的用棉比较以前大幅降低,其中一家企业用棉量只占全部纤维原料的20%;另一家企业介绍现在每月用棉量300-400吨,相比去年减少了20-30%。随着更多性能优良纤维替代品的亮相,用棉比有可能还会下降,有人预测未来全棉产品将成为一种奢华符号。因此,大部分纺织企业对待当前的高位棉价比较淡然,一是前期价低时集中采购了2-3个月的库存量;二是因用棉比下降,用棉量相对减少;三是贴近市场价格,随用随采,对企业总体成本影响不大。
五、纺织企业建议棉花企业稳健经营,潜心练好质量功。
部分纺织企业认为当前棉花处于有价无市状态,棉价已居高位,难以过深下跌。建议棉花企业落袋为安,长时间待价囤积,不仅增大仓储和资金费用,还将面临许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
棉花“三丝”是一直困扰纺织企业甚为头痛的顽症,武汉一纺织企业原料负责人介绍,棉花“三丝”问题给纺织企业和原料采购人员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企业宁愿花高价购买质量过硬、无“三丝”的棉花,也不愿贸然与那些不讲诚信、不守质量标准的企业打交道。
因此,建议棉花企业一定要将质量管理置于企业管理的首位,并视为重中之重,产品质量是企业常青的法宝。
六、发挥棉花协会的协调、服务职能,突出纺织会员的地位和作用。
被调研企业充分肯定了省棉花协会前期工作成绩,认为协会近年来发挥了较好的桥梁作用,特别是每年召开的形势分析会,为纺织企业把握市场、谋划经营布局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参考。建议协会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会员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棉、纺企业对接搭建了沟通平台,表示今后将更大力度支持协会工作,积*参加协会将在四月份组织的“湖北省内知名纺织、棉花企业、期货经纪公司业务研讨、商洽会”活动,为改进协会工作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