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瑞士乳杆菌R0052等"三新食品"

百检网 2021-12-20

  6月3日,记者从国家卫健委网站获悉,根据食品安全法、《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瑞士乳杆菌R0052等4种新食品原料,三赞胶等21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辛酸锌等28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获得通过。卫健委对瑞士乳杆菌R0052等53种“三新食品”中的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进行了解读。”

图源pixabay

新食品原料

  瑞士乳杆菌R0052、婴儿双歧杆菌R0033和两歧双歧杆菌R0071  此3种杆菌已于2010年列入我国《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瑞士乳杆菌R0052(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R0052)从乳制品中分离得到,婴儿双歧杆菌R0033(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R0033)从婴儿肠道分离得到,两歧双歧杆菌R0071(Bifidobacterium bifidum R0071)从成人肠道分离得到。3种菌株粉的性状均为米色颗粒状粉末。瑞士乳杆菌R0052、婴儿双歧杆菌R0033和两歧双歧杆菌R0071已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认证为一般认为安全(GRAS)物质。含有这3种菌株的产品已在加拿大、波兰、澳大利亚被批准用于婴幼儿。国内外开展的多项婴幼儿临床研究证明,该3种菌株具有较好的食用安全性,且耐受性良好。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规定,审评机构依照法定程序,组织专家对瑞士乳杆菌R0052、婴儿双歧杆菌R0033和两歧双歧杆菌R0071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并通过。新食品原料生产和使用应当符合公告内容以及食品安全相关法规要求,食品安全指标应当符合我国相关标准。

  赶黄草 赶黄草(Penthorum chinense Pursh.)为虎耳草科、扯根菜属,在我国四川、广东、山西、浙江、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民间有食用历史,食用方式以泡饮为主。本次申报的产品为赶黄草的茎和叶,食用方式为泡饮。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赶黄草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新食品原料生产单位应当按照公告内容生产和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鉴于赶黄草在婴幼儿、少年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资料不足,从风险预防原则考虑,上述人群不宜食用,标签及说明书中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

  该原料的食品安全指标按照我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茶叶的规定执行。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三赞胶 三赞胶是以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菌株TP-3(Sphingomonas sanxanigenens sp.nov.)为生产菌,淀粉或葡萄糖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提取、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产品。

  该物质作为增稠剂、稳定和凝固剂,用于肉灌肠类(食品类别08.03.05)、果蔬汁(浆)类饮料(食品类别14.02.03)和植物蛋白饮料(食品类别14.03.02),改善产品的感官品质和稳定性,其质量规格按照公告的相关内容执行。

  阿拉伯呋喃糖苷酶  李氏木霉(Trichoderm a reesei)来源的阿拉伯呋喃糖苷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谷物加工,分离谷物淀粉、谷物蛋白和谷物纤维。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52 0173 3840.174)。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来源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法国食品安全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

  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果汁加工,提高果汁得率和澄清果汁。其质量规格执行GB 152 0173 3840.174。

  果胶裂解酶 李氏木霉(Trichoderm a reesei)来源的果胶裂解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

  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果蔬汁饮料、果酒、果泥、葡萄酒等食品,分解果胶。其质量规格执行GB152 0173 3840.174。

  麦芽四糖水解酶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 is)来源的麦芽四糖水解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日本厚生劳动省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

  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烘焙食品等,延缓焙烤制品老化。其质量规格执行GB 152 0173 3840.174。

  木聚糖酶  李氏木霉(Trichoderm a reesei)来源的木聚糖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

  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谷物加工,分离谷物淀粉、谷物蛋白和谷物纤维。其质量规格执行GB 152 0173 3840.174。

  α-葡萄糖苷酶  李氏木霉(Trichoderm a reesei)来源的琢-葡萄糖苷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

  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谷物加工,将谷物中的低聚麦芽糖转化为低聚异麦芽糖。其质量规格执行GB 152 0173 3840.174。

  乳糖酶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 is)来源的乳糖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

  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乳及乳制品加工,水解乳糖。其质量规格执行GB 152 0173 3840.174。

  羧肽酶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来源的羧肽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法国食品安全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

  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干酪和发酵肉制品的加工,去除苦味和加速成熟过程中香味的出现。其质量规格执行GB 152 0173 3840.174。

  脂肪酶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来源的脂肪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法国食品安全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

  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烘焙食品等,增加生面团发酵的稳定性。其质量规格执行GB 152 0173 3840.174。

  α-淀粉酶 李氏木霉(Trichoderm a reesei)来源的琢-淀粉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

  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酒精发酵和谷物加工,提高酒精得率和淀粉的液化速率。其质量规格执行GB 152 0173 3840.174。

  蛋白酶 李氏木霉(Trichoderm a reesei)来源的蛋白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

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酒精发酵和谷物加工,提高果汁和淀粉得率。其质量规格执行GB152 0173 3840.174。?

  葡糖异构酶  锈棕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rubiginosus)来源的葡糖异构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日本厚生劳动省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

  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生产高果糖玉米糖浆,提高果糖分子甜度。其质量规格执行GB 152 0173 3840.174。

  脂肪酶 多形汉逊酵母(Hansenula polym orpha)来源的脂肪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

  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面包、面条等,使面团蓬松、稳定。其质量规格执行GB 152 0173 3840.174。

  硫酸钙 硫酸钙作为稳定和凝固剂已被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小麦粉制品、面包、糕点、腊肠、肉灌肠类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淀粉制品(食品类别06.05.02)、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食品类别07.04)、调理肉制品(生肉添加调理料)(食品类别08.02.01)、其他熟肉制品(食品类别08.03.09)、冷冻鱼糜制品(包括鱼丸等)(食品类别09.02.03)、其他半固体复合调味料(食品类别12.10.02.04)、果冻(食品类别16.01)。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日本厚生劳动省等允许其作为稳定剂用于各类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不需要限定。

  该物质作为稳定和凝固剂用于淀粉制品(食品类别06.05.02)、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食品类别07.04)、调理肉制品(生肉添加调理料)(食品类别08.02.01)、其他熟肉制品(食品类别08.03.09)、冷冻鱼糜制品(包括鱼丸等)(食品类别09.02.03)、其他半固体复合调味料(食品类别12.10.02.04)、果冻(食品类别16.01),改善产品质构。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钙》(GB 152 0173 3840.6)。

  迷迭香提取物  迷迭香提取物作为食品添加剂已被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植物油脂、油炸面制品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植物蛋白饮料(食品类别14.03.02)。日本厚生劳动省允许其作为抗氧化剂用于各类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临时每日容许摄入量为0.3毫克/千克体重(以鼠尾草酸和鼠尾草酚计)。

  该物质作为抗氧化剂用于植物蛋白饮料(食品类别14.03.02),延缓产品氧化。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迷迭香提取物》(GB 152 0173 3840.172)。

  甜菊糖苷 甜菊糖苷作为甜味剂已被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蜜饯凉果、糖果、糕点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腌渍的蔬菜(食品类别04.02.02.03)、发酵蔬菜制品(食品类别04.02.02.06)、新型豆制品(食品类别04.04.01.05)、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食品类别05.01)、饼干(食品类别07.0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委员会、日本厚生劳动省等允许其作为甜味剂用于多种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4毫克/千克体重(以甜菊醇当量计)。

  该物质作为甜味剂用于腌渍的蔬菜(食品类别04.02.02.03)、发酵蔬菜制品(食品类别04.02.02.06)、新型豆制品(食品类别04.04.01.05)、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食品类别05.01)、饼干(食品类别07.03),调节产品口味。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甜菊糖苷》(GB 8270)。

  乙酰磺胺酸钾 乙酰磺胺酸钾(又名安赛蜜)作为食品添加剂已被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焙烤食品、饮料类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豆干类(食品类别04.04.01.02)、即食谷物,包括碾轧燕麦(片)(食品类别06.06),扩大用量用于糕点(食品类别07.02)、茶(类)饮料(食品类别14.05.01)、配制酒(食品类别15.02)。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允许其作为甜味剂用于罐头或密封包装的素食、早餐谷物、精致焙烤制品、水基调味饮料、酒类等。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15毫克/千克体重。

  该物质作为甜味剂用于豆干类(食品类别04.04.01.02)、即食谷物,包括碾轧燕麦(片)(食品类别06.06)、糕点(食品类别07.02)、茶(类)饮料(食品类别14.05.01)、配制酒(食品类别15.02),调节产品口味。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GB 25540)。

  植物炭黑 植物炭黑作为着色剂已被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冷冻饮品、糕点、饼干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用于复合调味料(食品类别12.10)和膨化食品(食品类别16.06)。日本厚生劳动省允许其作为着色剂用于各类食品。

  该物质作为着色剂用于复合调味料(食品类别12.10)和膨化食品(食品类别16.06),调节产品颜色。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植物炭黑》(GB 28308)。

  磷酸 磷酸作为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已被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发酵工艺,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酵母加工制品的生产工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用于各类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磷酸盐类物质的每日*大容许摄入量为70毫克/千克体重(以总磷计)。

  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用于酵母加工制品的生产工艺,提高酵母加工制品的得率和质量。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GB152 0173 3840.15)。

  硒化卡拉胶  硒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已被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允许用于调制乳粉、大米及其制品、小麦粉及其制品、杂粮粉及其制品、面包、饼干、含乳饮料等食品类别,其中硒化卡拉胶仅允许用于含乳饮料。本次硒化卡拉胶申请扩大使用范围至调制乳粉、大米及其制品、小麦粉及其制品、杂粮粉及其制品、面包、饼干。

  该物质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增加产品中硒含量。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硒化卡拉胶》(GB 1903.23)。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