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地做床 栽培场所因地制宜,房前舍后,田边路旁皆可。先翻土3—5厘米深,打碎整平后撒石灰粉杀虫灭菌,3天后筑高20—30厘米,宽1—1.2米,长3—5米的栽培床,四周挖20厘米深的排水沟。
二、备料发酵 选新鲜、无霉烂的棉籽壳或稻草、麦秸等原料。干秆要先铡成2厘米长,并经碾软后放入pH10—11的石灰水中浸12小时(棉籽壳可用石灰水搅拌),捞出分别堆垛发酵,方法与常规法发酵相同。栽培料中另外添加草木灰3%,磷肥和石膏粉各1%。
三、制作栽培塔 先要备一只上口径25厘米、下口径35厘米、高40—50厘米的铁筒,立放于栽培床上。将拌好的料和菌种分3—4层入筒内,每筒约用干料1.5公斤。压实后用细木棒在料中心打一个通气孔,移去铁筒即成塔式栽培块。依次分别压制栽培块,两塔块之间相距约15厘米。
四、出菇期管理 塔式栽培块压制完后即覆膜。离塔顶30厘米处搭斜架铺草帘,南面触地,北面掀起,以利通风、保湿和遮阳。在35℃左右温度下约10天菌丝即可长满料床。再过1—2天就要揭去薄膜实行出菇管理,温度控制在30—33℃,经常向床面和草帘上喷水雾,保持空气湿度85—95%。注意通风换气,早、晚至少通风一次,每次30分钟以上。每次采菇后,结合喷水可施0.1%的尿素液。
摘自:农村经济信息报
(转自中国古田食用菌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