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杂粮在中国,中国杂粮在山西。山西号称“小杂粮王国”。然而,山西小杂粮拥有“**”缺少品牌,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大健康战略背景下,功能农业被认为是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第三个发展阶段,农产品的市场结构和消费需求将发生重要变化。功能农产品让农产品中的营养物质从“富含”变为“定向含有”,被认为是未来高端食品的发展方向。我省作为功能农业的**先行示范省,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之前,已将功能农业列为省级战略。8月4日,来自全国各地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太原,以“功能性,山西农产品的出路”为主题,与媒体记者面对面进行了交流。
专家们结合各自的工作实践,围绕如何将山西的农产品赋予功能性?如何实现市场化、品牌化等话题畅所欲言。为山西农产品的出路出谋划策。
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品牌文化研究发展中心主任郭占斌认为,在所有的品牌中,农产品品牌*难做。如何卖出特色,那就需要技高一筹,一定要科技创新,提质增效,抓住特色,找准**。郭占斌表示,山西农特产品的特色就在“黄土旱地”。他建议“摸清家底”建立山西农特产品品牌数据库,并制定一套科学的农特产品评价体系等,“比如我们要对某个品牌进行点评,没有标准,只能跟着感觉走。”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营养科主任,营养学博士张青文则建议功能农产品企业根据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身体机理开发防“五高”功能食品、老年食品、月子餐等功能食品。
专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是省科协的品牌活动,已开办第五年,旨在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和大众媒体的作用,结合社会热点、焦点开展科普,建立一个专家与大众媒体广泛沟通的渠道。(记者何玉梅 实习生原雅楠)